眼下Android手機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是Android手機安全性卻越來越引人擔憂。近日,兩家網絡安全防范公司發布的報告均表明,谷歌Android已成為惡意軟件的新目標,并且有針對性的攻擊很可能持續增加。
惡意攻擊翻幾番
安全軟件廠商賽門鐵克近日正式發布了《第十七期互聯網安全威脅報告》,統計了2011年各類惡意軟件攻擊的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1年惡意軟件攻擊的數量猛增81%。其中,尤以Android系統的攻擊為甚。2011年,移動漏洞的數量增加了93%,全部是Android系統。幾乎與此同時,據芬蘭安全公司F-Secure近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Android平臺上的惡意軟件數量在2011和2012年間幾乎翻了四倍。
隨著移動漏洞數量的增加,惡意軟件制造者在利用現有惡意軟件的同時,還在不斷制造專門針對移動應用發展趨勢的移動惡意軟件。從2011年開始,移動惡意軟件已經給企業和個人用戶造成了切實的威脅。這些威脅通常被攻擊者用來進行數據收集、內容發送和用戶追蹤等。
最為明顯的趨勢是,更高級、有針對性的攻擊正在不斷增加。根據芬蘭安全公司F-Se-cure的統計,在Android平臺上37款惡意軟件中,有34款是以竊取被感染智能手機中的金錢為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移動設備上的惡意軟件,其主要動機為竊取財務數據。
開放系統“不設防”?
安全專家認為,Android系統成為主要的被攻擊目標,主要原因就是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不僅Android平臺版本非常多,目前各類Android市場也非常多,軟件更是層出不窮,稍有一定開發能力的開發者就可以自主上傳應用程序。Android各類市場本身,顯得不太規范。
由于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兼容性,某一款Android機型除了可以獲得官方升級包之外,在很多Android論壇當中也會有各種版本的刷機軟件。特別是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獲得ROOT權限對于手機的軟件進行管理。獲得ROOT權限意味著可以在根目錄級別對于手機的軟件進行操作,比如添加、刪除系統軟件等。這相當于手機的底層設置處于“不設防”狀態,如果惡意軟件有意主動攻擊,Android手機的數據有可能被竊取以作它用。
而相比之下,封閉的蘋果iOS系統漏洞暫時沒發現。蘋果iOS系統的穩定首先取決于其硬件的統一,如手機屏、平板屏和PC屏比較固定,并且為軟件開發商提供了較為嚴格的標準性。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專利博客FOSSPatents撰稿人弗洛里安·穆勒(FlorianMueller)周一發表評論文章稱,谷歌近期向中國商務部承諾,將繼續在至少5年的時間里保持Android“免費和開放”,以獲得商務部對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交易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Android手機成惡意軟件新目標 安全性引人擔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