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谷歌進行競爭 雅虎總是很受傷
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雅虎本周將電子郵件平臺Zimbra以5折的價格出售給VMware,這樣的交易對雅虎已經是屢見不鮮,難怪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和大衛·費羅(DavidFilo)沒有谷歌創始人富有。 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雅虎本周將電子郵件平臺Zimbra 以5...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51 -
谷歌到底想干什么?
谷歌是個互聯網公司,名氣很大,塊頭更大,其商業模式在世界范圍內獲得成功。兩天來,谷歌威脅要退出中國市場,一些西方媒體發出贊揚,并迅速把這一事件變成了批判中國的好機會。 谷歌是個互聯網公司,名氣很大,塊頭更大,其商業模式在世界范圍內獲得成功。...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49 -
紐約時報網站要收費 具體方案近期將出臺
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紐約時報》未來數周內將宣布對網站內容進行收費。 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紐約時報》未來數周內將宣布對網站內容進行收費。 該消息稱,《紐約時報》已經對網站內容收費做好了準備,最早...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48 -
谷歌承認黑客全方位攻破安全網
谷歌昨日證實,其安全系統未能阻止針對其主要基礎設施的攻擊。這些攻擊已導致該公司一些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兩個Gmail帳戶信息失竊。 來自中國的最新網絡攻擊,成為谷歌(Google)防御系統遭到全方位入侵的首個已知案例。這家全球最大互聯網公司被迫采取守勢,以減...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43 -
中國網民增至3.84億人 但網絡普及率依然較低
上述報告指出,中國網絡普及率繼續提高,而谷歌數日前宣布,受網絡審查和黑客攻擊影響,或將退出中國市...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42 -
中國政府強硬表態 谷歌必須遵守中國法律
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周五表示,谷歌在中國運營就必須遵守中國法律,無論谷歌是否退出中國市場,都不會影響中美關系。 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周五表示,谷歌在中國運營就必須遵守中國法律...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40 -
谷歌中國困局:五千年的耐心在哪里?
施密特告訴李開復:“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Google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 2010年1月13日。這或許是中國搜索引擎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 這一天,許多習慣將搜索引擎設為主頁的網民還沒有從昨天的百度被黑事件中轉過神來,另一則更加爆炸性的消...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38 -
谷歌撤離 百度能否樂享其成
自1月13日Google(谷歌)在自己的博客上稱將考慮撤離中國市場后,隨即引發媒體和普通網民的普遍關注,熱度甚至可比海地地震和千年一遇的日環食奇觀。這一消息對于互聯網上的博文寫手來說不過是又添上些有趣的談資。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原野 IT時代周刊...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37 -
谷歌中國技術人員遭瘋搶 技術移民恐有增無減
自從Google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2010年1月13日在官方博客中宣稱谷歌可能退出中國這一消息傳出,引起了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技術移民一時也成為了谷歌中國員工考慮談論的話題之一。一時間不僅引發了中國搜索市場的人才的爭搶戰還為技術移民市場帶來了又...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34 -
退出風波塵埃未定 谷歌中國是去是留?
谷歌本周因搜索內容審查及黑客問題威脅退出中國市場,這在投資者中間及中國引發了軒然大波,雙方均對事態如何發展三緘其口。 谷歌本周因搜索內容審查及黑客問題威脅退出中國市場,這在投資者中間及中國引發了軒然大波,雙方均對事態如何發展三緘其口。 以下就可能...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33 -
低俗歌曲登上排行榜 百度稱是機器自動排序
一首內容極其低俗的歌曲《吹喇叭》,竟一度在百度DJ舞曲榜單排名第一位。有關人士表示,低俗歌曲也在“掃黃打非”的范圍內,市民可撥打12390或登錄網站舉報。 一首內容極其低俗的歌曲《吹喇叭》,竟一度在百度DJ舞曲榜單排名第一位。 有關人士表示,低俗歌曲...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32 -
谷歌中國撤退:一次試探?一種脅迫?
在我看來,谷歌不可能退出中國,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谷歌的這一舉動,與其說是矯情,還不如說是一次輿論試探,甚至就是一種脅迫:對一個逐漸融入世界與世界互聯互通的開放的中國來說,如果居然容不下一個國際知名企業,那豈不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 1月14...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29 -
證據上千首批訴訟在即 律師團不懼惠普
姚克楓律師表示,惠普公司作為一個世界500強企業,擁有成熟的律師團隊,應對訴訟技巧嫻熟,抗辯能力強大,想要勝訴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律師團不會畏懼任何阻力,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消費者贏得官司。 惠普筆記本顯卡過熱(圖片來自互聯網) 【IT商業新聞...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28 -
外媒:“谷歌風波”背后閃現白宮身影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要求北京對谷歌公司有關電子郵件系統被滲透的指控作出“解釋”。奧巴馬的新聞秘書羅伯特?吉布斯則強調,奧巴馬總統支持網絡自由。他還說,谷歌公司在采取行動前與奧巴馬政府進行了協調。美國國務院說,希拉里還與谷歌公司、微軟公司以及中國...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23 -
奧巴馬召集Google和Facebook打造現代化政府
早報訊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邀請數位美國信息技術行業的企業領袖,舉行“政府現代化白宮論壇”,探討使用科技增進政府工作效率和改進客戶服務的方法。 早報訊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邀請數位美國信息技術行業的企業領袖,舉行政府現代化白宮論壇,探討使用科技增進...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19 -
誰能真正接受谷歌的“遺產”?
市...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17 -
國務院決定加快推進三網融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 圖為CCTV《新聞聯播》視頻截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11 -
趙二:谷歌愛走不走,不送!
Google表示已經不愿意繼續審查引擎搜索結果,且因為頻繁遭受網絡安全攻擊考慮撤掉在中國的“辦事處”。而且Google揚言要退出中國市...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10 -
微軟要求并購Yahoo搜索業務 與谷歌競爭加劇
1月16日消息,據外電報道,微軟(Microsoft)通知歐盟當局,指其計劃收購雅虎(Yahoo!)的網絡搜索業務,正式啟動規定所需的審查,微軟與谷歌(Google)的競爭可能加速。 1月16日消息,據外電報道,微軟 (Microsoft)通知歐盟當局,指其計劃收購雅虎 (Yahoo!)的網...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07 -
進退維“谷” 四面楚“歌”
谷歌公司近日表示,由于不堪黑客惡意騷擾,可能退出中國。地圖門2007年初,有網友發現,中國沈陽的衛星照片居然被標注成日本侵華時的地圖,滿眼都是昭和、日滿之類的詞匯,激起了廣大網友的民憤。搜狗門2007年4月,谷歌剛推出的谷歌漢字拼音輸入法被搜狐指責...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05 -
2010年雅虎將整合旗下資產和其他互聯網應用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技博客GigaOm今天刊文稱,雅虎去年12月宣布,將支持FacebookConnect服務。雅虎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雅虎2010年將通過雅虎Updates對旗下資產和其他互聯網應用進行整合。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技博客GigaOm今天刊文稱,雅虎去年12月...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5:03 -
阿里巴巴譴責雅虎支持谷歌立場是“輕率的”
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星期日譴責其合作伙伴雅虎支持谷歌因網絡審查和網絡攻擊威脅退出中國市場的立場是“輕率的”。 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星期日譴責其合作伙伴雅虎支持谷歌因網絡審查和...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4:59 -
以自殘方式離開?谷歌還沒有吃透中國國情
互聯網搜索巨頭谷歌表示,不愿意繼續對谷歌中國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可能將不得不關閉google.cn站點和在中國的辦公室。 2010年1月12日,互聯網搜索巨頭谷歌表示,不愿意繼續對谷歌中國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可能將不得不關閉google.cn站點和在中國的辦公室。...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4:55 -
阿里巴巴批評雅虎:對谷歌事件聲明屬“草率之舉”
谷歌此前在其官方博客稱考慮關閉中國網站及辦公室,退出中國市...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4:51 -
2009最有“預見”的辭職者:李開復
上周,谷歌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又把在去年9月辭職的前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卷入了風暴中心。有業內人士認為,李開復選擇辭職或許是因為預料到谷歌有退出中國的考慮。 事件:上周,谷歌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又把在去年9月辭職的前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卷...
作者:IT新聞網2011-12-31 1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