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7月19日報道,日前,主持人倪萍等人獲得共和國脊梁十大卓越人物的稱號,之后有網友曝光與“共和國脊梁”同一舉辦方的“中華脊梁”頒獎盛典活動主辦方要求參會者交納9800元。主辦方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和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均表示,活動文件系偽造,而活動承辦方、北京國發中科信息技術研究院也稱,文件是一個臨時工偽造的,且該臨時工已于5月份辭職。
天呵,又是臨時工干的?在公眾印象中幾乎可以肯定,中國的臨時工是專門干壞事的,一出事,就有臨時工的影子,包括那些所謂的協警、合同工之類的。而聯想到這回由同一單位舉辦的“共和國脊梁”和“中華脊梁”系列評選活動遭到公眾質疑和嘲笑之后主辦方再次拋出什么“臨時工干的”障眼法,試圖逃避自身責任,欲蓋彌彰,只能再一次引起公眾一片嘲笑。
“共和國脊梁”和“中華脊梁”之評選活動之所以遭到質疑和嘲笑,當然不不僅僅只是因為倪萍等娛樂界名人當選顯得極不嚴肅那么簡單,更是由于被曝光出入圍竟然還需先繳納9800元費用的“買脊梁”之笑話,照講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13億人民的國家,當然擁有著一批能稱得上“脊梁”的人物,但按照公眾的邏輯,能稱得上“共和國脊梁”或“中華脊梁”的人物,一定是那些在科技、教育、工農業、軍人、商業甚至政界等行業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并獲得公眾認可的人物,很多人雖然并沒有被灌以“共和國脊梁”和“中華脊梁”之英名,但在民眾中有口皆碑、耳熟能詳,兩彈元勛們、袁隆平們等等,哪一個不是響當當的“脊梁”。但從這次曝光出的“脊梁”系列評選的情況來看,實在顯得相當的滑稽和可笑,象倪萍等娛樂業的主持人對國家民族而言,不能說什么職業貴賤之分而歧視,畢竟戲子也是職業,只是經常在公眾媒體上晃悠,很容易就成了所謂名人,但僅僅是名人或公眾人物而已,這到底算什么“脊梁”呢?他們對社會真的有著非凡的貢獻嗎?誰占著這一職業都可能出名,這又何以就成了“共和國脊梁”,真是天大的扯蛋,可以說這種收錢搞出的“脊梁”評選,只能讓被評選出來的人出丑,更令所謂的“共和國脊梁”或“中華脊梁”大大的貶值,并遭到公眾恥笑。
所以不論“脊梁”系列的評選單位如何辯解收取9800元費用是用于接待或頒獎費用,或者再將其責任一把推托給所謂的臨時工偽造文件,這都已經讓烏龍一般的山寨“脊梁”成為了公眾的笑柄,也讓倪萍等所謂的娛樂業名人成為了“被戳脊梁”的人,凸顯了那些打著“共和國脊梁”或“中華脊梁”評選的幌子,利用一些所謂的名人試圖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的浮躁心理,來達到謀取不義之財目的的機構的江湖騙子丑惡嘴臉。如今東窗事發,被媒體曝光了,不僅不檢討自身的責任,反而理所當然的簡單將責任推托給所謂的臨時工,這能令人信服嗎?
顯而易見,一些比江湖騙子更高級的騙子們總是想方設法的打著“中華”或“共和國”的“國”字級名頭招搖撞騙,類似騙局其實早已經泛濫成災,比如評優、評獎、排名之類,誰都知道目的無非是攬錢,而心甘情愿交了錢的人或單位得到虛假的名頭后,則有的沽名釣譽,有的收繼續打著這些旗號行騙社會,雖久已遭公眾詬病和反感,但仍然經常以種種面目繼續著這些丑惡的勾當。只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如此明目張膽的打著“共和國脊梁”或“中華脊梁”之類名頭行騙的行徑為什么就沒有神秘的“有關部門”出來管管?難道臨時工真的如此神通廣大?亦或是某些社會組織或公共機構在合伙忽悠社會、坐地分贓?
幸好象倪大姐這樣的娛樂“名人”都儼然成了 “共和國脊梁”,讓“脊梁”成了與豬肉狗肉一樣的地攤貨色,當然也讓騙術穿了包;但那些貌似公家單位的正版機構騙子們居然仍然臉不變色心不跳,繼續口若懸河的欺騙和忽悠愚弄公眾,騙錢的時候,出名的都成了“XX 脊梁”,出事的時候就都是臨時工干的了,未免太厚顏無恥。
推薦閱讀
《樂購傳媒網訊》【英國《金融時報》7 月12日文章】題:中國希望根據歷史塑造未來(作者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員、歷史終結論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 7月1日,中國共產黨慶祝了自己90歲的生日。在慶典前的那些天里,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出名的是“脊梁”,出事的都是臨時工?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0724/1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