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子貢先生過譽了,與您相比,我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后輩。先生以一代碩儒而試馬商界,足跡遍布華夏各地,諸侯各國,生意從來不失手,贏得貲財萬千。今天有幸見面,還忘先生不吝賜教。”
子貢微微笑道:“我是經商多年,諸侯各國幾乎沒有不曾去過的地方。但子貢經商,非為斂財,不過是癖好所在,借經商遍游明山大川,訪察各地風俗民情,在流通有無中賺點小錢,也是人生一大樂事。要說經驗,倒也摸索到一點,不過很簡單,只有五個字,兩句話。”
“是哪五個字,兩句話?”范蠡頓時來了興趣。
“五個字是‘物以稀為貴’;兩句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請先生詳細說說。”
“其實很簡單,請問先生,在這個世界上,當以何物最為寶貴?”
“先生是說黃金?”
子貢卻搖了搖頭,以手指著院外,說道:“其實對人的生命而言,最寶貴的莫過于空氣,人的呼吸連一時半刻也停不得,可謂須臾不得暫離。可是,這空氣為什么不值分文,因為踏太多了,多到無窮無盡,人人可得而用之,世世代代用之不竭。而黃金珠寶為什么尊貴,那是因為它們太少,人們不易得到而已。”
“就以你鴟夷先生所經營的海鹽而言,就是運用了‘物以稀為貴’這條定律。這海邊上,鹽多得很,便不值錢,而運到秦國,便成了稀珍之物,上上之品,您便可以大把的賺回金子。至于‘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句話,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以農人生產五谷為例,豐年時糧食多了,人們吃不了就要賣掉,糧價自然下跌。此時經商者趁機購進,到荒年時糧價上漲,人們需要糧食,商者再把糧食高價賣出。這一取一與,便可獲利無數。”
范蠡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頻頻點頭,說道“子貢先生這五個字,兩句話,可謂經商要訣,真是一字千金……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說的多好啊,這句話其實就是一種適應時節變化的經商致富辦法。這個辦法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別人不要的我要下來,別人要的我就給予。
按照這個辦法,在豐收季節,農民收的糧食很多,大家都不要,價錢也就便宜下來,商人就大量買下糧食。這時,糧價雖然很低,但蠶絲、漆等因不是收絲或割漆的季節,沒有大量上市、價錢自然很高,商人趕緊把這些貨物賣出去。到了收絲時節,蠶絲大量上市,價錢賤下來,而糧價卻高了起來。這時,商人就收進蠶絲,賣出糧食。就在這買進賣出之間,牟利致富。
中外的經商理論都是相通的。西方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者亞當·斯密在其名著《國富論》中,將這種市場的巨大調節作用稱為“一只看不見的手”。
經過市場的調節,物資的價格會隨著供求關系的改變而改變。在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居于流通環節的商人功不可沒。若沒有他們販賤賣貴,便無法實現供求平衡。此即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說的“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原則上要根據豐收歉收的具體情況來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在當時的貿易是以貨易貨,所以高明的商人就必須準確掌握時常行情,在別人覺得多而拋售時,他就大量地吃進,等別人缺少貨物需要吃進時,他就大量拋出。這樣低進高出,必能從中取利,積累財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既簡單又高明的理論,對以后各代的設市貿易、公輸方式都産生了極大影響。
在后來,呂不韋組織其門客撰寫的《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句話:“民之情,貴所不足,賤所有余。” 某個物品供大于求,自然會貶值;而供不應求,則會升值。這是經濟學中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呂不韋深諳此理。所以他囤積居奇、販賤賣貴,成為趙國巨富。
呂不韋的“販賤賣貴”,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思想的翻版。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在當代也被很多人靈活運用著。比如在股市,當股價上漲的時候,股民們紛紛跟進,而善于“治生”的人們已經在悄悄拋出了;股價下跌,就在股市飄綠,人氣低落之時,有人卻在悄悄吃進。不僅在流通領域,在股市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更是大行其道。
當街邊賣豆腐的大媽都知道炒股能夠賺錢時,危險其實就向我們悄悄地逼近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當下很多新入市者賠錢的問題。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莫名其妙的人員扮演了一出“價值發現”的好劇,人們對炒股的態度卻發生了質的轉變,由原先的無人問津或少有問津,到了現在的普遍認同,并且大膽追進,形成了全民炒股的狂潮,這顯然與“人棄我取”的基本方法相悖。
當下,“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已經成為任何投資行為能夠賺取超額利潤的金科玉律,放之四海而皆準。李嘉誠在幾次房地產危機中均扮演了買家的角色,而在樓市高峰期的出手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因此,李超人才實現了在短短幾十年投資生涯中,取得了常人要靠幾輩努力創造的非凡基業。當然,能夠做到“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要有超常的膽魄,在別人一致看壞時,以低廉的價格購進,在別人瘋狂追進時,悄然脫身。
現在社會的商人已經不能僅僅滿足于做一個純粹的商人,除非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現在的商人,同時還必須是一個商業理論家,一個經營管理專家。經營生意的策略,既要有伊尹、姜太公的政治謀略,又要有孫武、吳起的軍事謀略,還要有商鞅的法治思想。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有靈活的頭腦和廣博的學識。
聰明的商人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善于發現供求之間的流向,把握供求之間的機會,也就把握了生意的本質。
推薦閱讀
一直定位高端的奢侈家具品牌達芬奇被央視《每周質量報道》曝光了。所謂100%意大利原裝、國際超級品牌家具原來只不過是中國廣東東莞的工廠生產,運往國外后再運回中國。而且據央視記者長期跟蹤調查發現,達芬奇公司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子貢教范蠡“人棄我取 人取我與”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0729/1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