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國際金融論壇(IFF)開幕前夕,國際金融論壇主席、十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就社會各界關心的金融監管問題,接受本報專訪。訪談中,成思危先生強調,目前,創業板高管辭職套現已非常嚴重,對此絕對不能手軟。
根據深交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11年10月27日,在已對管理層解禁的134家創業板公司中,有55家公司的164位董事、監事和高管及其家屬減持了公司股份,通過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共成交586筆,減持總股本為1.23億股,套現總金額為28.8億元。從套現情況看,有7人套現金額在億元以上,其中,樂普醫療董事、總經理蒲忠杰位居榜首,今年3月23日其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500萬股,套現金額高達3.73億元。
公司高管套現洶涌,PE、VC等創投機構更是迫不及待,解禁期一到即奪路而逃。這種瘋狂套現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創業板公司的形象,更打擊了場內投資者的信心,而面對這種惡意套現,上屆證監會始終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不少投資者直接將創業板稱為圈錢機器。
有中國風險投資之父之稱的成思危,曾是創業板問世的重要推動者。針對這種大股東及高管惡意套現現象,他強調,目前,創業板高管辭職套現已非常嚴重,對此絕對不能手軟。新一任證監會要高度重視,該采取措施就要采取措施;對于涉及股市長遠發展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如果長期不處置,大家會失望,容易引發更大的問題。
成思危說:“上市公司是股市基石,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上市公司質量,短期看財務績效,其收益加上增值,至少要高于銀行貸款利息;長期看公司治理,取決于其管理質量和水平。根據IFF研究院與南開大學的聯合研究,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治理指數普遍不高,60分以下的為數不少。”
11月初,新一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走馬上任,A股市場以大幅上漲表達了對這位新掌門人的深切厚望。對此,成思危笑稱,他個人一貫堅持證券監管不要針對指數,監管最重要的是要合法合理適度有效。
“監管當然要有法可依,現行的證券法 經過大修后與國際比較接軌了;另外要講理,你推出任何一項監管措施,都要講明它的道理,不能朝令夕改,老改變游戲規則,這不行。第三,得適度。盡管是有成本的,不是說越嚴越好。美國的薩班斯法律出來以后,盡管加強了上市公司的內控,但是成本也提得比較高。美國有些公司高管告訴我,當時天天都要加強內部審計,CPA(注冊會計師)都不夠用,上市公司每小時的成本增加800美元,所以要適度。最后要有效,你的監管措施要能夠改變人們的行為,這樣監管才有效。否則,像我們股市瘋漲的時候,增加印花稅,它還是漲,股市跌的時候,你降低印花稅,它還是跌。”
談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泛濫的現象,成思危表情嚴肅。他說:“我認為監管首先就是要有透明度,要從信息披露入手,真正保證信息披露及時、準確,從全世界看都是這樣。只有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全面性,我們才能實現有效監管;只要信息披露做到透明了,大家就可以根據信息來分析,通過分析發現問題,然后再進行處置。”
2011北京國際金融論壇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人民幣國際化,而A股國際板的設立初衷,應該說和這個主題密切相關。但市場上不少投資者認為,國際板推出后,會嚴重沖擊主板。對此,成思危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方向不會變,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干了。因此,我主張推出國際板,當然,不是說馬上推出,應該等條件成熟后再推,要堅持穩妥原則,對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要充分評估。但是,必須指出,交易先于制度,有了交易以后,才能發現更多問題,才能不斷去改善。”
推薦閱讀
VIE監管或致美元基金癱瘓 競爭促專業化基金提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成思危:對高管辭職套現決不能手軟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113/1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