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視頻內容發布商WatchMojo創始人兼CEO阿什坎·卡巴斯弗魯肖(Ashkan Karbasfrooshan)今天撰文稱,網絡視頻行業之所以尚未出現大規模的“融合”戰略,原因在于從企業CEO的自負和風險投資家的貪婪。
以下為文章全文:
網絡視頻行業正在蓬勃發展,而且在制作、廣告、渠道和技術領域誕生了很多小型企業。然而,我們尚未看到該行業出現明顯的“融合”(rollup)趨勢。背后的原因,我認為應當歸咎于自負和貪婪。
什么是“融合”?
以往,大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經常會將某一市場的多家小企業通過兼并或收購的方式“融合”,以便實現規模效應。不同于簡單的并購,融合需要牽扯多個團體,經常發生在無法實現有機增長的成熟市場,而必須要通過金融資產重組或成本壓縮來實現增長。
正因如此,我們尚未在互聯網領域看到太多的融合案例,因為在這一市場,通常只需要通過一起并購就可以獲得可觀的主導地位。有時候,融合的確有一定的意義,因為完全從內部開發一款產品或實現有機增長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Ask Jeeves曾經在2004年3月斥資3.43億美元收購了Interactive Search Holdings,后于一年后被IAC斥資18億美元收購。
還有企業會通過融合資產來增強自身吸引力,以完成退出計劃。2005年,我親眼見證了IGN與競爭對手Gamespy的合并,隨后又收購了Rotten Tomatoes和我的老東家AskMe,最終作價6.5億美元出售給新聞集團。
估值倍數
從財務角度來看,企業的估值方法有兩種,要么是根據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要么就是與行業中的類似企業進行對比。企業的估值通常是通過市銷率和市盈率來衡量的。例如,在傳統媒體中,企業的市盈率通常為15倍,市銷率為2倍。而在互聯網行業,這一倍數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經濟和周期。
但真正有意義的估值發生在公司出售時,而值得注意的是,估值倍數起初通常會奇高,然后再降低到正常水平。換句話說,一家企業早期的出售價值源于一名企業家對這家公司的發展期望,即使從財務上講,這并沒有多少道理。
隨著企業的成長,并且達到了中等規模,他們的估值水平也會下降到行業標準范圍內。就此來看,企業便可以在整合市場的過程中實現超額回報,因為在企業通過收購擴大規模的過程中,估值倍數也會增長。
并非全新理念
盡管融合的概念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非常流行,但風險投資家卻很少采用這種戰略。之所以抗拒這種理念,部分原因在于專注:創始人、團隊和企業最好還是專注于一個創意。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同時關注多家企業很少能夠成功。
但這種模式在視頻行業中卻很有吸引力,部分原因在于這一行業與生俱來的效率低下和缺陷。
垂直和水平融合
視頻有四大支柱:技術、廣告、內容和渠道。融合戰略既可以在垂直領域部署,也可以在水平領域展開。
例如,在垂直融合戰略中:
- 在內容領域,很多內容制作商可以通過合并增加觸角,提升受眾人數,并部署交叉銷售項目,而且肯定能夠節省成本。
- 在廣告行業,Tremor Media通過與Scanscout的合并來提升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Tremor Media的CEO詹森·基里科曼(Jason Glickman)成為了執行董事長,而Scanscout的比爾·戴依(Bill Day)則擔任CEO,他們隨后又收購了移動廣告網絡Transpera。他們最近還融資2700萬美元。
- 在技術領域,隨著內容分發網絡(CDN)逐漸普及,競爭對手之間自然會出現一些整合,從而淘汰表現較差的企業。
- 在渠道領域,我們看到微軟(微博)收購了VideoSurf。但VideoSurf完全可以首先與其他渠道合作伙伴合并,從而增加觸角,然后以更高的估值出售。
在水平融合戰略中,我稱之為“劇本選角”(Script Casting),這就好比根據指定的電影劇本選擇演員。換句話說,你或許需要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或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當主演,但不需要兩個都選。然而,你卻需要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Zach Galifianakis)做配角,同時還需要借助梅格·瑞恩(Meg Ryan)的幫助來圓滿完成任務。
與之相似,在水平融合中,一家內容公司如果能夠利用大型渠道企業的受眾,或許可以獲得更好的盈利能力。隨后,如果可以得到廣告公司的幫助,則可以獲得更多收入。而如果使用更好的技術平臺,則可以更好地發布精準廣告和內容。
在視頻行業中,正確的戰略是將垂直和水平方式相結合。但目前之所以尚未出現這類交易,源于兩個很簡單的原因。
障礙1:CEO的自負
很多人或許認為這很新鮮,但CEO的確會很自負,而這種自負可能會妨礙正確的決策。等到創業公司的CEO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時,可能為時已晚,盡管他們的企業可能仍然很小,足以吸引買家投錢。
請注意,我們這個行業中的多數CEO都已經歷盡滄桑,所以這似乎算不上是一個問題。
障礙2:風險投資家的貪婪超越恐懼
其次,更大的問題在于,盡管多數風險投資家已經在過去十年間抓住了投資視頻企業的良好機會,但卻很少有人愿意放棄。或者具體地說,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優先股換取次級股。
換句話說,按照現有的投資結構,他們可以優先變現,而展開融合不可避免地需要籌集新的資金,之后便必然會遭遇“保母親,還是保孩子”的棘手問題。新的投資者希望獲得一定的優勢地位,因此與現有投資者的談判多數情況下都會不歡而散。
盡管如此,網絡視頻行業仍在蓬勃發展,所有人都認為未來將有不錯的前景,但多數風險投資家卻缺乏耐心,甚至鋌而走險。
但最終,在某一時點,肯定會有人在該行業嘗試融合戰略。(思遠)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發布第三季度財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股評論:網絡視頻行業為什么難以融合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126/1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