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間,軟銀賽富幾乎見證了中國互聯(lián)網的整個發(fā)展過程。2001年成立之后,軟銀賽富的成名之戰(zhàn)來自投資盛大網絡,4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在18個月內增值到5.5億美元,獲得18倍回報率;對完美時空的投資,回報率甚至高達50倍。目前外界預期下一個會給軟銀賽富帶來超高回報率的,很可能是凡客誠品。除了風險投資,軟銀賽富也以PE身份參與了對波司登、匯源等傳統(tǒng)領域的大型公司進行了投資。
羊東是軟銀賽富的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他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電信、IT相關領域,投資項目包括完美時空、凡客誠品、58同城、中興軟創(chuàng)、太麥音樂等。羊東是一個很冷靜的投資者,比如曾紅極一時的SP領域及Web2.0概念公司,他都沒有投資相關項目。盡管他因此錯過了視頻分享網站,但也避免了深陷泡沫之中。羊東也在不斷反思著自己的投資策略,因此他并不回避失敗的項目。比如他會主動提起自己投資的博客中國,不僅不會抱怨創(chuàng)業(yè)團隊,還表示自己學到了很多。
最近,《環(huán)球企業(yè)家》就軟銀賽富最近的投資方向以及如何處理投資人與創(chuàng)業(yè)者之間的關系,拜訪了羊東。
軟銀賽富主要投資面向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yè),對于B2B企業(yè),我們比較謹慎。另外一個劃分就是投資民企。做面向消費者的行業(yè),產品設計得好消費者就買單了。企業(yè)發(fā)展主要靠它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主動性等,不需要考慮更復雜的東西。這個投資思路一直沒有改。
在投資決策上,團隊、市場前景和產品我們都會看,但最核心的是看市場需求。國內有一個奇怪的情況是生產的東西很多,中國市場本身也很大,但中國的生產能力和這個市場對不上。中國很多東西是給國外生產的, 深入到行業(yè)中去,你會覺得很多東西的確是給國外設計的,更重視歐美用戶的需求。中國市場目前正在消費轉型,市場細分以后客戶就會有他自己的需求。他的一些需求原來可能都不存在,比如說原來是自己蒸饅頭,現(xiàn)在要吃面包。但是現(xiàn)在中國吃面包跟老外也不一樣,需求和消費習慣現(xiàn)在都沒有很成型,中國消費者是被國外的消費者引導著。這些東西當中國國力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慢慢形成后,會有很多機會,但這個轉型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軟銀賽富投資的凡客誠品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凡客能發(fā)展起來,首先是服裝在現(xiàn)在的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然后是消費升級,人們需要品牌和對品牌的認同。以前的年輕人是去秀水買假名牌穿,現(xiàn)在年輕人說如果我穿假的國外名牌,別人和自己都會覺得這個東西有問題。比如消費能力高你可以穿阿瑪尼的衣服,但消費能力相對低點,也有酷的追求,但不是通過穿假阿瑪尼來解決。穿假阿瑪尼這件事兒慢慢地在中國或者說在服裝領域就不會存在了,這也不是打假所致,它本身是一種趨勢。這個趨勢跟用盜版軟件還不一樣,就是人自己感覺別扭。往往這時就會覺得需求出來了。那真的品牌服裝在什么地方呢?如果直接買外國品牌太貴,就買國產的中國的牌子。市場會有這種動力在里面,其實我們投資的思路一直在跟著這個動力走。
軟銀賽富投資基金涉及的范圍很廣,有科技、媒體、新能源、醫(yī)療、制造業(yè)還有消費品。我們個人沒有特別明確的投資領域劃分,對大家來說有一些是自己愿意重點關注的領域。做投資需要在投資領域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但是并不是需要成為行業(yè)的專家,這個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從過去投資TMT領域跨越出來,擴展到投資其他領域,能用得上的主要就是教訓。外界看一個投資人總是看他成功投了什么好東西,其實關起門來說,一個投資人的能力主要看他過去有什么教訓。這個行業(yè)跟每個行業(yè)一樣,學習到東西都是從教訓中學。
一個基金和它投資的公司之間的關系應該如何把握?一個好的投資人不應該是成為一個公司的管家,而是說基本上成為它一個很成熟的伙伴就可以了。我覺得凡客、快播、完美、58等在它們的專業(yè)領域特別權威。投資人給他提個醒,也只能是這樣了。一個好的CEO,他可以比較開放地跟你討論,但是絕對不是說你說的他就做了,這樣的話這個CEO就有問題了。有些東西就是跟業(yè)務本身沒有關系,能跟他討論,比如說跟資本上面有關系,或者是跟人力資源有關系,或者是跟公司的發(fā)展大方向有關系。而不是說跟他講這個衣服應該進哪個領域、應該進男裝還是童裝、衣服是時尚一點還是更樸素一點,還是更簡潔一點,這些東西你跟他討論就完全失去意義了。
比如說軟銀賽富投資的博客中國的案例,我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我們也試過去折騰,大家爭論也很激烈,最后大家也希望有些東西參與多一些,但是效果其實不好。我甚至覺得不如讓方興東(微博)完全自己做,只看結果可能效果更好。
在企業(yè)與投資人的關系中,企業(yè)家在向VC融資時,首先要找一個夠用的錢,其次是要找一個合作的伙伴。你如果找一個有錢的人或者天使投資人,往往融不了那么多。另外就是說你要找一些不懂行的人的錢對企業(yè)的影響非常大。比如說一個投資人不太成熟不太理性,那么他會對這個企業(yè)造成很大傷害。企業(yè)本身有多大成功,包括我們投資有多大成功,是一個運氣的事兒。比如說你選擇了哪個行業(yè),你選擇的這個公司是不是一下能夠快速成長起來,這個更多是運氣。成功實際上是大家運氣加努力。
聚焦到國內市場,我們在投資和估值上,想賺錢還是靠市場的增長。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可以學習,但是很難在中國全套模仿。尤其現(xiàn)在像我們投資一個項目,靠現(xiàn)金流掙錢這個很難。投資人是跟成熟公司談,也很難談著便宜的價格。所以我們只能投增長型企業(y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以很低的成本投一個增長企業(yè)。
推薦閱讀
鮮果網獲新投資800萬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軟銀賽富羊東:投資不靠經驗 靠教訓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128/1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