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感恩節屠殺,最終沒能實現。
2011年11月28日,分眾傳媒美股股價已到每股16.23美元附近,比起那份渾水公司的質疑報告剛出爐時市場的恐慌性拋售以及8美元的成交價,崩盤乃至退市的危險似乎已經褪去,但股價繼續下挫的可能性仍在增大。
11月21日渾水發布質疑分眾的報告之后,分眾傳媒苦撐48小時危機公關,而始作俑者卡森·布洛克和他的渾水公司卻沒有作出更多回應。
即將踏入36歲本命年的布洛克,法律系畢業,從事物流產業卻不得志,最終在上海朋友的啟發下開辦了一家“另類公司”,公司名稱取自三十六計第二十計——渾水摸魚,以發布分析報告并聯手對沖基金做空中國概念股為業。從東方紙業到綠諾科技,從雨潤食品到嘉漢林業,分眾傳媒,不過是其第八個被獵殺者。
一旦被“布洛克牌”狙擊步槍鎖定,無非三種結果。如東方紙業般含羞退市,如此者四家。如嘉漢林業般奮起反擊,雖得逃脫但損失慘重。據稱,其市值至今蒸發18億美元,11月賬面現金總量較年初銳減6億美元且增發無望,如此者兩家。抑或如展訊公司,徹底洗冤換取股價60%的勁升。分眾傳媒是何命運?有消息說,布洛克自稱手中還有“料”。
細心者發現,渾水公司自2010年10月開始的一連串狙擊其實分成兩個階段。2011年6月之前,靶心處多為名聲不彰,只因國內融資不便轉而以反向收購方式赴納斯達克上市的小輩。鑒于沃倫·巴菲特的“蟑螂常識”——你如果在廚房發現一只“小強”,那它絕不會是唯一一只,渾水公司幾乎每擊必中,其背后的做空食物鏈亦收獲至少兩位數回報。而自2011年6月雨潤食品不幸雀屏中選后,渾水的策略明顯改變,獵殺企業市值已攀升至50億美元級別,且攻擊使用的子彈也愈發多元化和高科技,直至遇上分眾傳媒這樣無論從體量到創始人知名度都稱得上一流的企業。
分眾傳媒的遭遇引發業界嘩然。創始人江南春(微博)自1994年下海到1998年在IT廣告代理業中賺取5000萬元的第一桶金,2003年獲取風投大筆注資至2005年7月赴美上市成功,以及連續以現金加股票方式,動輒開價過億美元購并框架、聚眾、璽城、好耶等企業,完成戶外視頻廣告媒體的大一統,風光一時無兩。
但挑戰過這家公司的卻不僅僅是渾水公司。四年前,以產業鏈研究和財務分析獲名的郎咸平就稱,2003年時93%的中國公眾會選擇觀看液晶屏廣告,而至2005和2006年,這個數據已下降至64%和44%。
第二個挑戰者更有來頭——中央電視臺在2008年3月15日(這天不僅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也是江南春的生日)突然發難,指分眾收購的凱威公司正成為中國的垃圾短信之王,僅一家分支機構日發送此類短信就達兩億條。這一打擊的結果有二:中國人垃圾短信日接收量下降八成;凱威分拆上市失敗,分眾股份一天跌去26%,手機無線業務暫時終止。
而渾水公司此次指控包括——虛增LCD屏數量,多次大額收購中開價過高、有內部利益輸送之嫌并導致連續大幅資產減記,以及公司高管此前多達17億美元的套現行動。分眾方面逐一批駁,或指其計算有誤,或稱其不解企業發展的階段性規律,終了,還有江南春本人親自出馬給出“青春期沖動的反思”這樣感性的喊話。
暫且不論口水戰孰是孰非,當下最值得玩味的乃一宗曾有限披露涉及江本人的財務操作。
據稱,2009年江南春復出,重任公司CEO后不久,為提振市場信心一度從花旗銀行貸款回購自家股票。而至2010年9月,貸款到期時,江氏又與高盛簽訂一含有封頂式期權看漲協議的售股協定,涉及股票近1000萬股,敲定單股價格19.8美元。至2011年一季度分眾股價達到37.5美元時,此批期權價值已極為可觀。可不知是何原因這批期權一直未得到執行且還款日期不斷被延后,而其間不僅爆發了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兩次探底、中概股泡沫破裂,渾水公司也最終摸上了分眾的門。而分析師們認定,如若分眾維持在目前股價,那么高盛大賺江氏認賠局面不可逆轉。
戰爭仍未結束。當分眾傳媒在連日公關及回應之后,剛剛驚魂甫定,渾水公司在11月29日晚間又投出了第二枚“炸彈”——在這份新報告里,渾水仍維持分眾傳媒“強烈賣出”的評級,除了質疑分眾高估LCD屏幕的數量之外,渾水再次對于分眾的高溢價收購和不合理資產減值提出疑慮,同時再次質疑分眾收購好耶存在內幕交易。
在繁景盛世,財富迅速涌來,投資者變得貪婪,騙子們相擁而至——在渾水公司的官網首頁陳列著上述警語,而此言的發聲者則端坐在上海洛川中路1158號。獵殺者與被獵者原來相隔不過幾十公里,卻不想在浩瀚的太平洋兩岸掀起偌大的風暴。
推薦閱讀
“2011創業邦年會暨創業邦100年度典禮”在京舉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八個被獵殺者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02/1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