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錄

中國概念股年度三大關鍵詞:做空、破發、摘牌

作者: 來源: 2011-12-07 12:55:45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之前的20個交易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71只中國概念股中,143只下跌,其中22只跌幅超過30%,今年赴美上市的12家中國概念股中9家跌破發行價。

  編者按:2011年,對于中國概念股來說,絕對是一個注定要留在史冊的年頭。在這一年里,中國企業既有在一個月里5家企業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輝煌,也有46家已經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因為遭到第三方空頭機構的獵殺被迫退市或停牌的沉淪。深刻總結國內企業在2011年上市和遭獵殺的經驗教訓,對于更多的國內企業熟悉和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律,正確應對反獵殺無疑是極為重要的。為此,我們梳理了2011年中國概念股走過的風雨歷程,以饗讀者。

  2011年,中國概念股流年不利。從去年開始的針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風潮在2011年愈演愈烈,從借殼上市的小公司到多年來的明星公司,幾乎全部遭到做空,可謂無一幸免。而做空的極致,就是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股價暴跌、失去投資者信任,直至被摘牌。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從去年年底至今的新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也紛紛破發。大量新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不足發行價的一半。

  做空成為跨年度“行情”

  除了百度、新浪、搜狐、優酷等大量知名的中國概念股之外,其實在美國市場還有數量更多的毫無名聲可言的中國概念股。這其中,可謂是魚龍混雜。

  研究機構Deal Flow的數據顯示,去年有7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借殼上市。由于經過復雜的財務包裝,這些借殼上市的企業成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的重點,而緊跟在SEC之后的,就是做空機構。2010年7月,美國渾水公司指責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將其評級調低至強力賣出,目標價1美元以下。東方紙業一周蒸發50%的市值,并成為做空浪潮中的溺死者。隨后,渾水又在23天之內做空綠諾科技再戰成功,并多次做空中國概念股。另外一家研究機構香櫞則在成功做空中國生物、中國閥門后,又狙擊了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東南融通。一時間,大量中國概念股人心惶惶,生怕被渾水和香櫞等做空機構瞄上。

  隨著做空的屢屢得手,做空機構瞄上了更為知名的中國概念股,近幾周來,以奇虎360、分眾傳媒等“大腕兒”為代表的一批公司再遭空頭獵殺,盡管奇虎360、分眾傳媒迅速反擊,但是也讓做空機構探出了虛實,即市值很高的知名中國概念股同樣可以做空。

  這些做空機構背后所依仗的是海外投資者的“群眾基礎”。目前,不少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財務問題心存憂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11月30日,在這次中國概念股做空潮中,已有67家公司不同程度地遭到做空組織的公開質疑,其中有46家被長期停牌和已經退市。

  針對做空“清者自清”

  盡管渾水等公司的做空利益鏈被屢屢曝光且受到詬病,但是不少清醒的企業家還是更愿意反躬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2011年11月17日,美國調查機構OLP Global發布報告對新東方提出了質疑,認為新東方在合并公司財務業績時,并未將公司間交易排除在外,從而導致新東方2007年至2010年間營收被夸大了近1.67億美元,凈利潤被夸大了1.37億美元。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隨即反應稱:“這份質疑報告完全沒有價值。公司所有財務信息均是經過四大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符合美國GAAP標準的真實財務數據。”

  不過,事后俞敏洪也直言,“資本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的不信任,我認為不完全是市場問題,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的股票,有一部分的原因來自于我們本身。中國概念股股價掉下來,一方面是真的有人在背后做,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少數中國企業自己不爭氣,上市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企業發展得更好,而是自己盡可能多撈錢,為了上市盡可能編造虛假數據,導致世界的投資者對中國上市公司,尤其海外上市公司失去信心”。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微博)近日也發微博稱:“如果你的企業沒有問題,即使短期股價受到擠壓,但是早晚會回來的;如果你有任何不誠信行為,渾水可以讓你付出慘重代價,甚至倒閉!”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微博)最近在自己的微博上感謝那些“惡意攻擊我們的對手”,因為“他們像磨刀石一樣讓我們充滿斗志更加鋒利”。

  除了與做空者對戰之外,有一家中國概念股決定徹底了斷“塵緣”。11月22日,盛大網絡公司發布公告,宣布私有化交易協議已獲董事會批準,預計在2012年第一季度末之前完成退市。由此,盛大網絡有望創下最大規模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主動退市紀錄。

  中國概念股紛紛回購自救

  為了提振股價,增強控制力,大量中國概念股開展了股票回購行動。

  11月28日,淘米網(微博)(NYSE:TAOM)宣布回購10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12月1日,網易宣布,將在不超過3個月的期限內對最多50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進行回購。

  更早之前,2011年3月,8家中國概念股企業宣布回購計劃;6月,9家中國概念股宣布回購計劃;8月,28家中國概念股提出回購計劃;11月,攜程、分眾、淘米等提出回購計劃。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今,包括搜狐等知名公司在內41家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展開了合計12.76億美元的回購行動。張朝陽對此表示:“回購意味著管理層對公司有信心。”

  在港股方面,騰訊、阿里巴巴(微博)、網龍近來也是頻頻進行股票回購。據悉,阿里巴巴董事會2008年曾批準一項總值最多達20億港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到目前為止,已花出4億多港元。

  2011年,對中國概念股而言是灰色的一年。不過,痛定思痛才能以利再戰。值此年終,《證券日報》特別梳理了中國概念股十件大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2011年中國概念股十件大事

  1.首家赴美上市互聯網公司中華網退市

  2011年10月28日,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宣布,中華網投資集團 (Nasdaq:CHINA)(CDC)從當日起暫停交易。此前的10月5日,中華網投資集團提交破產申請。由此,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在12年后又成為第一家申請破產的赴美上市中國互聯網公司。

  1999年7月13日,中華網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20美元,融資9600萬美元,成為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華爾街投資者反響熱烈,市值高達50億美元。次年1月,中華網乘勝追擊,再次發放新股,募資3億美元。2000年3月,中華網分拆旗下的門戶網站在香港創業板上市。自此,市場上出現了兩家中華網,一個是納股中華網(Nasdaq:CHINA),一個是港股中華網(08006.HK),前者是后者的控股股東。2005年,納股中華網更名為中華網投資集團(CDC),

  點評:作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華網的標桿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想當年,正是中華網掀起了海外上市的高潮,才有了新浪、搜狐、網易等的隨后跟進。如今,這個前輩已風燭殘年,怎能不讓人扼腕長嘆。(賀 駿)

  2.土豆網成第二家海外上市視頻網站

  2011年8月17日,中國著名視頻網站土豆網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TUDO,發行價29美元,開盤價為25.11美元,收盤價25.56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1.86%。在中國概念股風雨飄搖之際,此前準備上市的迅雷(微博)和盛大文學(微博)都紛紛停下腳步,因此,土豆的逆流而上為業界普遍視為“流血”上市。

  早在去年11月,土豆網就向美國SEC提交了上市申請,后因王微(微博)和前妻楊蕾的股權糾紛問題而暫緩。隨后,由于中國概念股普遍暴跌,土豆網一直在等待最佳上市窗口期。業界一度對土豆網的上市不太樂觀。不過,最終土豆網還是印證了“好事多磨”這句古話。

  盡管優酷、土豆已經相繼上市,但是并不能掩蓋全行業的虧損局面。有分析認為,目前視頻網站虧損主要是戰略虧損,是為搶奪市場份額,因為誰都想成為最后贏家之一。

  點評:在土豆網于8月17日在美上市之后,截至目前,尚沒有1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從現有情勢看,土豆網很有可能成為2011年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關門”弟子。對于土豆網而言,不知在慶幸之余,是否還有后怕?(賀 駿)

  3.中概股赴美上市多種原因半路“夭折”

  今年,有多家中國概念股欲赴美國上市,但中途放棄或失敗。迅雷今年6月提供了IPO申請,計劃融資2億美元,10月取消了IPO計劃。

  與迅雷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盛大文學。盛大文學曾提交IPO募股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后來也決定暫停IPO。

  點評:長期以來,部分中國企業總想到美國上市,希望自己在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美國人也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潤回報。

  然而,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后才發現,自己處在多角度聚光燈的照射之下。企業一旦有違規動作,監管機構立即出擊,毫不手軟。有分析人士表示,從長遠看,目前中國概念股遭遇挫折未必是一件壞事,可以看作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融資所付的必要學費,關鍵是企業要反思并從中學習。(楊 萌)

  4.中概股年內破發頻現

  2011年6月,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的處境急轉直下,屢遭信用危機,股價市值大幅縮水。7月,眾人關注的盛大文學和迅雷在上市前宣布暫緩上市,使得7月份在美國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為零。8月,推遲數月上市的土豆網逆市IPO開盤即破發。9月仍然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10月至今市場上也再沒有聽到一家中國企業有赴美上市的計劃公布。

  據《證券日報》記者之前統計,在2011年赴美上市中國的14家公司中,除盛世巨龍沒有相關數據外,僅有BCD半導體和奇虎360兩家上市公司股價高于發行價,其余12家股價均已跌破發行價。

  點評:不可否認的是,令做空者有機可乘的正是中國概念股普遍的財務管理不嚴謹。

  這些企業赴美上市所遭遇的問題,大都并非因為空頭勢力所宣稱的刻意欺詐,更多是因為對海外資本市場規則的不熟悉、上市匆忙、準備不足以及上市之后的松懈。

  5.中概股集體被獵殺

  2011年下半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頻頻遭遇做空和獵殺。就在投資者信心低落,如驚弓之鳥時,渾水不失時機地再度拋出一份長達近80頁的報告,矛頭直指剛剛發布靚麗財報的分眾傳媒公司,稱其不但人為美化業績數據,還存在賤賣股東資產以及內幕交易等問題,并將其比作因財務造假而瀕臨倒閉的日本奧林巴斯(微博)公司,建議投資者“強烈賣出”。消息一出,分眾傳媒的股票立即遭到無情拋售,當天股價大跌近40%, 15億美元隨之蒸發。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另一家以專門“唱空中概股”聞名華爾街的研究機構香椽公司,半個月內接連兩次發布報告,稱奇虎360的股價被高估,并質疑其盈利模式很像之前被迫退市的“中國高速頻道”。

  據了解,67家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不同程度地遭到來自第三方的公開質疑;類似渾水這樣的機構做空事件不斷涌現;46家中國概念股被停牌和退市。

  點評:當年很多投資者追捧中概股,并非真正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而是看好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以及中國十多億人口形成的巨大潛在消費群。如今,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中國經濟能否獨善其身,成為“唱空中國論”的某種環境。

  并且,美國市場九成以上由大機構控制,而華爾街的大多數基金經理并不了解中國企業,其中很多人根本沒來過中國,更不用說親自走訪自己投資的企業。因此,在研究公司、媒體小報和賣空的中小型對沖基金的合力下,有關中國公司的謠言極易被輕信,襲擊中國公司的行動更容易。 (楊 萌)

  6.美國出臺新規審查反向并購上市

  今年以來,曝光的一系列會計丑聞使得美國證券管理者批準了更加嚴格的有關反向收購公司的最新上市規則。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SEC)的最新規則下,任何希望通過反并購上市的公司必須滿足更加嚴格的NASDAQ OMX,NYSE Euronext和NYSE AMEX的上市要求。

  早在2010年12月,美國證監會就對赴美上市的上百家中國企業進行過調查,而重點就集中在借殼上市的企業。

  按美國審計局的說法,從2007年到2010年,在美國上市的600個中國企業中就有159個是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進入股市,這正是調查的重點對象。

  而在2011年6月,美國證監會因未按時提交報表及財務造假等因素對四家中國企業提起行政訴訟。且今年被停牌、摘牌的中國企業達十余家。

  點評:在SEC出臺新規時,《證券日報》記者曾采訪納斯達克前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他表示:“SEC的新規其實要從兩方面講,一方面,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新規看起來是針對上市公司,但更進一步的意思是想提醒美國的專業機構,如美國國內的券商、律師行、會計師事務所,一定要按照規定辦事;另一方面,對于想要赴美上市的企業來說,一定要按照已經制定的‘游戲規則’來操作。

  7.中概股反擊做空者寥寥無幾

  今年的華爾街讓中國概念股“苦不堪言”,因財務造假風波影響,部分中國概念股在美遭遇做空機構的“獵殺”。

  據了解,從今年3月份至今,被美國做空機構渾水、穆迪等做出不好評級的中概股多達140多家,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當多數眾多的中概股遭遇“獵殺”選擇沉默之時,有的中概股則出面回擊。

  最先做出回應的則是中國芯片制造商展訊通信公司,其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并對質疑問題一一作答,指出渾水公司的報告是“不真實”、“缺乏依據”。緊接著,嘉漢林業CEO陳德源(Alen Chan)也發表聲明稱, 不幸Muddy Waters的指控并不準確,存在錯誤,屬惡意誹謗。

  分眾傳媒11月份也“中招”,遭遇渾水公司做空,公司股價暴跌。同樣,分眾傳媒也在第一時間內針對渾水提出的質疑做出了回應。

  點評:雖然有些中國概念股的財務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他們能成功上市的背后也有美國投行的推動與包裝。在利益誘惑下,某些審計機構甚至參與上市企業造假,反過來又向有關監管部門投訴。美國金融中介企業的這種行為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中概股在上市之前要擦亮眼睛。(夏 芳)

  8.盛大網絡揮別納斯達克

  11月22日,盛大網絡宣布,母公司將按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份41.35美元的價格收購盛大網絡所有剩余流通股。這一價格比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天橋提出退市建議(10月18日)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價溢價超過23.5%。

  合并交易在董事會獲得通過,接下來不過是走美國的相關法律程序,盛大退市已無懸念。待來年股權交割時,盛大網絡將用“史上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退市交易(23億美元)”為其長達8年之久的納斯達克之旅畫上句號。

  點評:在許多人看來,陳天橋選擇以如此之高的溢價收購股份,除去欲給資本市場留下“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美名以備來日之用外,也毫無掩飾的宣泄了其認為盛大股價長期被低估的不滿情緒。

  不過,無論企業對短期營收、利潤率的束縛如何嗤之以鼻,對于上市公司仍然必要,人們只是寄希望于完成私有化的盛大在脫掉枷鎖后,真的可以轉而傾力于布局其長線業務。

  9.46家中概股遭摘牌

  今年,部分中國概念股因財務造假遭遇美國證監會的查處,有的公司被摘牌或勒令退市。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一共有46家中國公司從美國三大市場摘牌或退市,而他們退市方式主要包括退至美國粉單市場,退到OTCBB繼續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動要求摘牌等三種。另外,因多數概念股的股價遭遇嚴重下挫,股價低于1美元的中概股呈現出多發期。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12月6日,在美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包括納斯達克、紐交所、ANEX市場)總共有92家公司股價低于2美元,而低于1美元的概念股有43家。

  根據美國資本市場的相關規定,股價低于1美元的上市公司將面臨退市的可能。從上述數據顯示,中概股股價低于1美元的公司將面臨退市的可能。

  點評:在美上市公司低于2美元的股票就有92家,這一數字實在令人驚訝。有業內人士則表示,中概股股價暴跌有市場因素也有自身問題,而美國資本市場允許有做空機制存在,在利益面前,會對部分公司進行“獵殺”,以滿足利益集團的需求。

  10.VIE模式遭質疑

  2011年6月,為爭取中國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馬云單方面中止旗下支付的協議控制(VIE)關系,支付寶股權從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Alipay轉為全內資公司。以此為導火索,VIE(協議控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為了海外融資的需要,這種協議控制模式被新浪成功利用,使其于2000年實現美國上市。此后這一模式被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效仿,搜狐、百度等均以VIE模式成功登陸境外資本市場。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也以這一方式實現在香港上市。

  對于VIE,今年9月,我國證券監管層一份題為《關于土豆網等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的情況匯報》的內部研究報告提出包括加強監管、政策引導、扶持內地上市、適當放寬境外上市條件等四項政策建議。不過,時至今日,監管層是否決定對VIE監管,乃至如何監管依然懸而未決。

  點評:早在2010年6月,央行便于《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公司若有外資成分,須報國務院另批;2011年9月1日前,未拿到支付牌照的公司將不再允許辦理支付業務。對此,馬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抱以理解態度,稱之為“國家有國家的原則”。

  毫無疑問,作為監管層,將海外并購上市等事宜納入監管體系是規范運作的必要一步,這理應得到所有馬云們的理解。與此同時,監管層也正在積極研究針對可變利益實體(VIE)模式的監管規定。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欲130億回購雅虎股權 雅虎不滿出價

阿里巴巴欲130億回購雅虎股權 雅虎不滿出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概念股年度三大關鍵詞:做空、破發、摘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07/17818.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蜜桃97爱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狠狠色综合|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成人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亚洲午夜成人片|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