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7個交易日觸及“跌停”,為3年來首見。這也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
聯系到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被“獵殺”,中國股市持續低迷下探,以及房地產市場調整、經濟增速放緩、物價下跌等情況,“看空”中國經濟未來走勢似乎漸成氣候。
不過,如果理性分析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就會發現很多“空頭”釋放的信息,就同他們曾經釋放的“多頭”信號一樣,都是基于一種投機心理。
匯率“漲漲跌跌”說明更有彈性
按照市場規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日只能在中間價的上下0.5%范圍內波動,進入12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間價保持上升“強勢”,而市場走勢似乎是在與央行“叫板”。
美元是各國貨幣的標桿,一直疲弱不堪的美元近期連續上升,構成了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大背景。事實上,上一次人民幣匯率連續“跌!,也發生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元走出了一輪強勁上揚行情的時候。
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投資者對未來世界經濟預期趨于悲觀,紛紛拋售非美資產和貨幣,美元反而扮演著“避險貨幣”的角色,這導致其他貨幣對美元紛紛走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趨勢非常明顯,南非蘭特貶值超過30%,印度盧比貶值達17%,巴西的雷亞爾自5月以來貶值超過14%,俄羅斯盧布也自從七八月起開始對美元貶值。
相比而言,從去年6月中國央行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約7%,一直呈“單邊升值”趨勢。
多數市場分析人士從資本流動層面對近期人民幣跌勢作出了分析。其一,由于在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匯率一直低于境內市場,使得套利機構有足夠的理由進行跨境套利,以掙取“賤買貴賣”的差價;其二,“熱錢”有可能出現外逃,10月央行外匯占款余額比9月減少了893.4億元,是8年來央行外匯占款首次負增長,這被理解為同人民幣貶值預期和國際資本流出有關。
不過,如果僅憑幾個交易日的下跌就得出人民幣貶值的結論,未免過于唐突。事實上,正如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答記者問時所言,人民幣圍繞中間價“跌!,恰恰說明人民幣匯率“不是受政府控制的”,而是按照市場的變化和市場需求浮動的,市場人士應該學會適應人民幣“有可能再上升,也可能再貶值”的波浪式變動。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張茉楠稱,“不必對人民幣匯率跌停過度解讀”。她認為,此次人民幣急速下跌的原因十分復雜,僅僅把匯率跌停歸結于外資出逃或是“做空”中國等原因,也許會陷入“自我恐嚇”的誤區。相反,匯率的“漲漲跌跌”充分說明人民幣正在變得更有彈性,正在向反映本國經濟的客觀現實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所謂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不過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漸趨濃厚的“看空”中國經濟輿論氛圍的表現之一。
今年夏天,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連續遭到做空機構的突襲,大批中國公司股價暴跌,直到最近,分眾傳媒(微博)有限公司與做空機構、美國“渾水”公司的“口水戰”還沒結束。
隨后,國際金融機構公開“唱衰”中國經濟,尤其高調唱空中國的房地產和銀行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月首次發布報告,預警中國金融系統風險,高盛等投資銀行大幅減持中國工商銀行H股、中國建設銀行H股。中國內地股市與港股似乎都陷入低迷下跌局面。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增速在宏觀調控政策下出現回落,國際市場再度出現了“硬著陸”的聲音。一些著名跨國投資人和機構,已經把“中國經濟會否崩潰”當做了爭議話題,更加營造了市場的緊張氣氛。
有專家認為,海外投資者“看空”,甚至一定程度上“做空”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是“別有用意”,這很可能是為了給中國政府解決“保增長”與“調結構”這個兩難問題增加難度。
一位不具名的證券分析人士對記者稱,制造混亂、以圖投機,是本輪“看空”中國經濟的“話語泡沫”的本質!皵_亂視聽,制造恐慌,用‘看不見的心’,配合‘看不見的手’,唱衰做多、唱多做空,反復操作,拉大波幅,進而在國際和國內金融市場的動蕩中獲取最大化利益”。他說,這一直是國際金融市場慣用的投機手法。
“跑得快”不如“跑得穩”
那么一年來中國經濟到底表現如何?據權威統計部門分析,三季度之后中國經濟“軟著陸”的走勢漸趨明朗,我國GDP年增速基本保持在9%上下,投資增幅25%左右,社會零售總額增幅17%左右,進出口增幅15%左右,“偏快”走向“趨穩”的形勢基本確定。
其實,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很早以前就表示,對中國經濟而言,“跑得快”不如“跑得穩”,經濟增速適當回落,并保持在可控范圍內,本身就是中國經濟主動調整所期望達到的目標。
多數分析人士的共識是,長期看,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非常強大,因為中國經濟城市化率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人口結構也正處于消費旺盛階段,加之中西部地區發展空間和后勁很強,總體來看,中國“內需”的潛力是巨大的。
崇泉也公開表示,即便2012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可能影響中國進出口增長,但“實事求是地講,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外貿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高。德國是60%,日本是33%,中國20%左右!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是,“短期悲觀、長期樂觀”,“短期過剩、長期不足”。
“拿城市化來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人均四五千美元的時候只有1/3的真實城市人口,在剔除掉2.5億農民工后,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就只有4.5億。而若把中國的城市化率提升到85%這樣一個與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相稱的程度,中國就會新增8億城市人口,幾乎是目前的兩倍!
他表示,“可以試想一下,在4.5億城市人口的時候,用凈出口比重衡量的中國產品凈剩余,最高峰時也只有不到9%,如果城市人口是目前的3倍,中國不僅不會過剩,還會嚴重不足!
王建也不同意某些“唱空”論者的說法,把中國與美國做比較,認為中國房價大幅度下跌會導致中國經濟“崩盤”。他認為這種比較并不合適。據統計,到2010年年末中國的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只有7.4萬億元,只占年末全部貸款余額的15%,而美國僅次級房貸就已接近美國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的10%,全部房地產貸款則超過全部貸款額的一半。
另外,到去年年末個人按揭貸款是4.8萬億元,占房地產貸款總額的65%。而中國的房貸是最優質的銀行資產,有數據顯示,中國全部貸款的違約率在6%~7%,而房屋按揭貸款的違約率只有2.5%。即使違約率提升一倍,也只會使銀行不良貸款增加數百億元。
最重要的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總產出中的比重遠低于美國。2008年房地產在美國經濟總產出中所占的比重是12.5%,在中國則只占5%。“這說明,中國的房地產業即使出了較大問題,也不會像美國那樣,引起全局性的大震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成員余永定最近也撰文稱,中國房價的下跌不可能演變成崩盤,因為“在投機性需求從市場中擠出后,住房真實需求依然強勁。只要房價下跌到可承受水平,買房者就會進入市場,此時房價就會見底!
他認為,房地產調控正是要改變中國這個“人均收入不到5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卻將資源集中在鋼筋水泥上”的錯誤,長期看“是利大于弊的”。
顯然,中國經濟的短期回落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看能否經過這樣的調整,同時實現內部結構的改變,進而能“換擋”前進。
王建認為,中國經濟的關鍵點是,“從體制上看,是分配差距拉大所導致的居民消費率不斷下降,從發展上看是城市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導致城市人口嚴重不足,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又過于巨大!
他說,中國經濟應該集中精力來解決“從外需轉向內需”,內需要解決“從投資需求轉向消費需求”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最緊迫的工作是,“要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和加快城市化”。
“看空者”應該提防“踏空”
中國經濟的主動調整,也許給了國際投機家“借勢操盤”的理由,不過這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顯然不足為懼。中國經濟實現開放并與世界接軌以來,“崩潰論”的打壓和“泡沫論”的棒殺,從未影響中國經濟按照既定的規律向上增長的大趨勢。
張茉楠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的急速下跌確實與跨境資本流出有關。一方面,原來沉淀于房地產市場的熱錢,在中國政府堅定的房地產調控,主動擠出房地產泡沫面前開始退潮。從長期來看,奢侈需求、投資需求等非基本住房需求必定受到限制,國家近期幾度對鞏固調控成果政策立場的表態,也意味著對房地產市場非理性上漲的決心不動搖,這將大大壓縮跨境資本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逐利的空間。
而另一方面,一直靠低價格補貼全球化紅利的中國,正在走上一條“要素價值重估”的調整之路。中國以其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和較好的產業配套體系,變成全球的“價值洼地”。然而,中國推進工資收入分配、資源價格等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也意味著中國生產要素價格重估的開始。
她認為,由資本套利帶來的人民幣升值空間減少了,恰恰可能使得長期積累的全球經濟失衡和利益分配不均衡,出現明顯的改善。
當然,這種經濟的“理性分析”無法阻止國際金融機構利用“非理性”的投機心理和“刻意制造的恐慌”,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賭博。
“中國股市的非理性回調,很大程度上是受這種廣為散播的‘看空’論影響,而與實體經濟的基本面表現沒有太大關系了。”一位證券分析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財經評論人士何志成認為,有軟肋就會被攻擊,但這不足為懼!白隹铡敝袊洕陌▋深惾耍阂皇菑膽鹇陨献隹罩袊瑥闹虚L期遲滯中國經濟的發展,防止中國借力歐債、美債危機而迅速地崛起;二是戰術上做空中國,比如一些金融巨鱷。某些國際投行利用中國國內對“保增長”的爭論,暗地里慫恿核心客戶,認為中國緊縮政策會導致經濟減速,并同時在內地和海外市場布置做空中國的頭寸。
而事實上,中國經濟的客觀經濟基礎決定了宏觀政策的“預調”和“微調”空間都很大,在需要的時候,立即激活中國經濟內生的強大動力并不困難。
其實,有關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的“空炮”早在今年年初就一陣陣響起。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努里埃爾·魯比尼預測,中國經濟將會遭遇一場類似于1990年代東亞危機一樣,由過度投資所導致的長時間停滯。據稱,魯比尼曾在2005年和2009年兩度預警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
不過,反對他的聲音同樣此起彼伏。除了著名的“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提出過不同意見,芝加哥制度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方紹偉還公開撰文稱,西方有些經濟學家總是制造“中國經濟年年崩潰的預測笑話”,那是因為他們并不懂得中國經濟增長的秘密,抓不到關鍵問題,而只是習慣于隔靴搔癢。
他說:“做空中國經濟不是問題,踏空中國經濟才是問題。唱空中國經濟的西方投機家之所以哀鴻遍野,很可能是在踏空中國經濟之后苦于解套無策。被套者只能繼續唱空,這里沒有真理,只有利益,所以被套者只是在企圖制造真理罷了。”
推薦閱讀
中電信悄然改動反壟斷聲明:被指暗示未違反條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青年報:看空中國經濟折射投機心理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09/1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