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期彭博新聞社報道,今年全球投入對沖基金的資金中,10%都去了溫頓資本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這家公司1997年由大衛·哈丁(David Harding)創立,在他的帶領下,基金成立以來獲得了18%的年均收益率。
目前管理著260億美元資產的溫頓資本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顧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也稱CTA)基金,同時也是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全球第15名的對沖基金。
打造強大量化交易團隊
溫頓資本位于倫敦的肯辛頓街區,成立初期,公司只有3個員工,不到200萬美元的資金。互聯網泡沫破裂后,隨著市場好轉,基金開始獲得越來越多資金的支持。
除了穩定的回報,投資人喜歡溫頓資本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只收取1%的管理費和20%的業績提成,低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而這對于對沖基金本身而言,就意味著公司收入更多來自于投資表現而非資產管理規模。
CTA基金也稱作管理期貨(Managed Futures)基金,主要通過商品市場、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來管理資產,而很少涉及股票市場及外匯市場。據哈丁介紹,溫頓資本交易全球數十個市場的100多個品種,從玉米到國庫券,一天24小時,每時每刻都會在全球的某個市場進行交易。
由于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有較大的不同,管理期貨基金難以像股票市場基金一樣采取傳統基本面分析的單向做多、長期持有的策略。策略的多樣化使得管理期貨基金的成功更多取決于所采取交易策略本身的優劣。
根據管理期貨基金的交易策略是否實現模型化、系統化,可以將管理期貨基金劃分為系統交易商及直覺交易商,哈丁是典型的系統交易商。他根據自己對市場的理解,結合一些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完整的包含買賣策略、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等要素的計算機程序交易模型,這些模型的設計主要是依賴于歷史行情數據。
這樣基于歷史數據的龐雜程序往往被業內人士稱為“黑匣子”。而受到詹姆斯·西蒙斯的啟發,哈丁招聘了一大批科學家,以打造最強大量化投資團隊。
目前,溫頓資本在全球25個國家擁有超過200名員工,其中將近一半人是博士或者博士后。他們擅長統計學、星系天文學、氣候學、精算學和金融數學等等。
業績與大勢負相關
管理期貨對沖基金與各主要股票指數和商品期貨指數之間相關性極小,因此這類基金的業績往往與指數呈負相關關系,而且與對沖基金行業的整體情況也沒有太大相關性。因此管理期貨對沖基金成為投資者重要的分散化投資工具。
據統計,管理期貨對沖基金在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的長期表現略優于同期對沖基金指數。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在對沖基金出現整體性虧損時,管理期貨對沖基金取得了高額收益。溫頓資本旗下基金當年獲得28%的收益率。
不過,再完美的系統、再輝煌的過去都不是永遠賺錢的保證。
在2009年的市場大幅反彈中,大多數基金“咸魚翻生”,而哈丁卻出現了持續虧損。溫頓基金全年下跌4.63%,而全行業的平均年收益達到了20%。這一年也成為溫頓資本成立12年以來,唯一虧損的一年。
今年,面對市場的弱勢,哈丁雖以不錯的業績成為焦點,但在今年5月,他也因油價暴跌一度出現嚴重虧損。5月5日,國際原油價格在一天之內暴跌,盤中一度下挫近13美元,僅一日跌幅就接近10%。有消息指出,溫頓資本當日損失高達數億美元。
和大多數國際知名對沖基金一樣,近一兩年來,哈丁也將觸角伸向了亞洲地區。2009年,溫頓資本在香港成立分公司,負責在亞洲地區運行業務。此后,該分公司做了大量研究,特別是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研究。
據溫頓資本香港分公司負責人介紹,基金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研究包括對數據的收集,并在此基礎上對行業流動性以及潛力做出分析和判斷。
Related 大衛·哈丁小檔案
哈丁1962年出生于英國的牛津郡。1982年,他獲得劍橋大學圣凱瑟琳學院理論物理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后,他進入著名券商伍德·麥肯茲公司(Wood Mackenzie)工作,不久后對期貨產生濃厚興趣,進入萬豐華萊士期貨公司
推薦閱讀
光華控股一周大跌24%:潛伏資金折戟出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衛·哈丁:系統交易商 模型定成敗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17/1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