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ynga上市后股價走勢頗為平淡
導語:美國《財富》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雖然Zynga的股價開局不利,但通過深入分析不難發現,真實情況并不像表面看來那么簡單。這只是市場對一只高估值、高風險股的正常反應,反倒是那些大幅上漲的新股更加值得警惕。
以下為文章全文:
股價下跌
幾個月前,形勢對Zynga十分有利。得益于強大的盈利能力,這家網絡休閑游戲公司似乎不同于2011年的其他互聯網公司IPO(首次公開招股)。外界預計該公司將以2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這也令投資者頗為振奮。
如今,Zynga已經上市了,但情況卻似乎急轉直下。該股上周五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上市,對應的估值僅為70億美元。在短暫上沖到11美元以后,該股上周五迅速跌至9.50美元,周一最低跌至8.75美元。按照低點計算,Zynga的市值僅為61億美元,略低于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 63億美元的市值——盡管Zynga過去12個月的收入達到LinkedIn的兩倍。Zynga的市值甚至還不到Groupon的一半。
轉瞬之間,Zynga從IPO英雄變成了狗熊,負面報道也接踵而至。但多數的分析都忽視了一些關鍵的財務細節,反而更加看重IPO交易的一些潛規則:Zynga自始至終都計劃融資10億美元,為了完成這一任務,該公司選擇放棄承銷商經常為IPO投資者提供的15%的折扣,而這一折扣通常可以確保上市首日大漲。
估值指標
盡管股價波動是新股與生俱來的特性,但市場對IPO的判斷通常僅僅基于價格,因此就容易形成非黑即白的評價——高于發行價就是好,低于發行價就是壞。但如果對Zynga進行深入分析便不難發現,情況并非如此簡單。市場的確應當對Zynga的發行價是否能夠體現公允價值提出質疑,但Zynga或許并不像批評人士想象得那么糟糕,甚至比很多今年上市的網絡股都好很多。
例如,有人認為Zynga的IPO非常糟糕。如果將其與Pandora(首日上漲9%)、Groupon(上漲31%)和LinkedIn(上漲109%)上市首日的漲幅進行對比,這種說法或許的確沒錯。但這些企業的流動率都小得多,上市發行的股本僅占總股本的5%至9%,而Zynga的這一比率約為14%。
表面看來,Zynga 70億美元的估值的確過高。按照這一估值計算,Zynga對應過去12個月的靜態市銷率為7倍,市盈率為95倍。一方面,多數企業都無法達到如此高的估值,畢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僅為14倍。但另一方面,網絡股的投資者通常都愿意忍受部分股票的高估值:盡管部分分析師預計亞馬遜(微博)將公布2007年以來的最低每股收益,但該公司的市盈率仍然高達95倍。與LinkedIn和Groupon相比,Zynga的市盈率其實已經很低了,前者高達400,后者在過去12個月間甚至大幅虧損。
很多市場專家似乎也越來越開始質疑Zynga 70億美元的估值,而今年夏天卻很少有人對Zynga 200億美元的估值前景說不。退回到今年2月,投資者也欣然接受了Zynga 100億美元的估值,但該公司彼時的收入卻遠低于最新業績。
財務數據
究竟發生了什么?有兩件事情。首先,Zynga的業績顯示出增速放緩的跡象。最近幾個季度的活躍用戶一直在下滑,而營業利潤率也呈現下行走勢。但這些都是投資游戲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的業績只能用最新的產品來衡量,而利潤也會時好時壞。Zynga尚未證明它已經擺脫了這種財務業績的波動期,但的確好于其他休閑游戲公司。
對于Web 2.0企業而言,收入和利潤率的波動并不罕見。對比一下Zynga和LinkedIn的收入和營業利潤率便會發現,雖然其收入增長更為穩定,但營業利潤率卻與LinkedIn一樣上下波動。但在過去5個季度間,Zynga的利潤率至少也能達到LinkedIn的3倍。
但LinkedIn的估值水平卻高于Zynga,原因何在?或許是因為LinkedIn CEO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有著更為傳奇的經歷,而Zynga CEO馬克·平卡斯(Mark Pincus)在業內的知名度相對較低。雖然平卡斯通過獨特的股權結構掌握了大量投票權,但LinkedIn的雙軌制股權結構同樣限制了股東的投票權,只是引發的爭議不像Zynga那樣強烈而已。
本文并不是想要說明Zynga的股價應該上漲:它不應上漲,但2011年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多數也都不應上漲。與它們一樣,Zynga也面臨著一些尚未在股價中充分體現出來的風險。這些股票都會繼續波動,但沒有必要因為兩天的行情就徹底否定一只股票的長期前景。Zynga的平淡表現是市場對一只高估值、高風險股票應有的反應,這表明市場仍然有效。但愿這同樣會對其他估值過高的互聯網新股產生作用。
推薦閱讀
花瓣網獲得凱鵬華盈首輪投資>>>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21/2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