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們似乎盯上了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12月僅上半個月,浮出水面的重量級PIPE案例至少就有三個。
12月4日,美國華平投資機關宣布,決定作為基或石投資者參與海通證券的全球發售,其承諾的投資金額高達2.1億美元。轉天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簡稱KKR)的身影則閃現在中國服裝控股(以下簡稱“中國服飾”)的上市征途中,包括KKR在內的三家PE公司承諾在中服1.45億美元的IPO中認購3/4的股票。時隔不過三天,春華資本也涉足PIPE,其通過全資附屬公司Nitro Capital認購中國心連心花費總值為3.24億元(約合5100萬美元)的五年期人民幣可轉債。
這還僅僅是因為它們“浮出”了水面。此前在廣東的一次會議上,建銀國際總裁兼執行董事胡章宏曾公開表示,“去年公司組織了102次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今年則要放慢很多,而相關的決策也多半集中在PIPE領域”。建銀國際也并非獨行,同創偉業董事長鄭偉鶴就指出,很愿意將部分人民幣資產往香港市場做一些配置。
據清科集團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A股市場共有118家企業完成定向增發,其中71家獲得62家機構管理的79只基金的投資;涉及金額205.43億元,占定增總量的30.82%。
市場每次的下行之日,就是PIPE當道之時?“大盤在2300多點的時候,我們曾經做過一次統計,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對應的市盈率是11.5倍;2008年金融危機時大盤跌到1624點時,當時滬深300成分股的市盈率是12倍”。莫非2011年只是上一輪金融危機的一次重演?
“這一輪的投資機會,我覺得會延續到明年乃至后年。”復星國際(00656.HK)首席執行官梁信軍認為。這種判定與胡章宏不謀而合:假設通脹是未來相當長時間的大趨勢,加之歐美經濟還在復蘇的艱難道路上。牛市也許是要等上一兩年。
一、二級市盈率“倒掛”
上海聯創的遭遇,是當下的經典橋段。
“之前我們去看過一個云南做鉛金礦的公司,對方開出來的價格是15倍PE,我們毫不猶豫還到8倍!鄙虾B搫摽偛民T濤說,其類比的對象是云南銅業(000878),這家上市公司當時的市盈率僅有6倍。
“類比同類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估值”也是復星當下做PE的手法:曾經有一家浙江的銀行找到復星要求入股,“給的價格已經很好了”,但在復星內部卻沒有通過。因為在香港上市的同類民營銀行無論在估值、盈利情況、未來利潤成長性方面都要好過這家公司。
梁信軍認為,目前在二級市場上很多行業的估值都已經被“打到了地板上”。據了解,目前滬深股市15倍市盈率以下的上市公司超過200家:銀行的估值僅在6-7倍左右,處在“歷史谷底”;部分醫藥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也在10倍以下!叭绻L期對某些行業看好,現在就是買入的最好時機”。更不用說在海外上市的很多中國公司,股價都在歷史低位。
與二級市場相比,“一級市場還是太熱”。盡管一級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較今年上半年有所回落,但只是從原來的15-10倍市盈率的區間下行到10-15倍市盈率。二級市場的冷清、IPO市盈率的下降不得不迫使VC/PE機構調整投資策略,深創投總裁李萬壽曾做過一個分析:即使按照12倍的價格投資,綜合起來有些項目還是會虧錢。據China Venture的數據,2011年第三季度總共有71家投資機構通過實現91筆退出,賬面回報總計為150.5億元,平均賬面回報率僅有4.91倍。
從偶然到常規?
莊濤加盟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產業基金”),或可看作是PE介入PIPE市場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2011年9月,莊濤加盟中信產業基金,領銜其旗下股票投資部門,這個20人規模的團隊旨在“產業基金嫁接二級市場”。莊濤的簡歷中,在2011年之前與PE市場似乎毫無瓜葛。在華商盛世成長基金之前,是航天科工集團財務公司的基金經理、投資總監;再之前則是長江證券資產管理部的基金經理。
PE與公開市場的關系,可以上溯至PE產生之日。但之前的中國,這兩條線的交叉點并不那么多。盡管“基金總額的10%-15%可作PIPE投資”也是大多數基金都有的內部規定,但其對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也仍定義為“機會型投資”。
莊濤的到來,則意味著中信產業基金試圖把與二級市場的這種關聯“常規化”。據目前的資料,中信產業基金計劃以信托模式發行第一只產品。這只半年封閉期的特殊基金旨在為“PE客戶提供不同流動性的另一種投資產品”。在管理二級市場理財產品的同時,莊濤的團隊還將負責中信產業基金PE項目所投公司的市值管理以及股票解禁后的退出工作,這部分功能未來也會向其他同行開放。
這離PIPE或許比較遠。早在今年上半年中信產業基金就已經募集了一只“中信夾層產業基金”,其指向除了行業并購外就是定向增發的機會,這種定位的還有中金佳泰管理的中金產業整合基金。據天堂硅谷總裁鮑鉞介紹,從2006年開始,天堂硅谷所做的定向增發業務已經超過30筆,年回報率約在30%。
“一級市場 靠天吃飯 的狀況正在改變!蹦惩缎腥耸空J為,一方面是一級市場“僧多粥少”逼得PE機構不得不更找他路,而在一級市場投資收益率逐漸收窄、前途未卜時“配置部分資產到二級市場”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閱讀
最大教育PE融資背后:龍文“秘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E“公”奔:周期下PIPE機會再起?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24/2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