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春蘭(600854.SH,下稱“春蘭”)一則賣地公告揭開了它重組傳聞的謎底——它根本沒有什么重組方案,單純靠主業空調也尚未能扭虧為盈,所以在年尾趕緊賣地“保殼”。
這一自救行動得到了春蘭所在地泰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賬面凈值不足4000萬元的一個地塊賣出了1.4億元的高價,凈賺的1億元恰好可以彌補春蘭前三季度虧損。
前天(18日),春蘭發布出售資產公告,擬以1.4億元出售一處土地及其附屬建筑物,該項資產的評估價值為7804萬元、賬面凈值為3821.45萬元。而春蘭10月底公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春蘭虧損了1.06億元。
“保殼是最重要的。”春蘭集團內部人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旦春蘭徹底退市,春蘭空調的經銷商、消費者都將會失去信心。所以,一定要保住品牌、保住上市地位。而泰州市政府也不愿意看到作為當地知名品牌的春蘭輕易退市。
今年4月30日,春蘭發布了虧損的2007年年報,由于連續三年虧損,該公司股票暫停上市。關于春蘭重組的傳聞甚囂塵上,當時外界猜測最多的便是,春蘭集團可能會將以鎳氫電池為主的能源業務注入。
不過,一位接近春蘭的人士昨天告訴本報記者,春蘭的高層近日已經明確表示,沒有作任何重組的努力,連意向都沒有,現在仍立足于通過實體經營,來扭虧并恢復上市地位。
問題是即使賣地保殼成功,那么未來春蘭空調主業必須有實質性改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上述春蘭集團內部人士說,春蘭空調會繼續采取“三位(代理商、專賣店和大賣場)一體”的營銷策略,“我們產品沒問題,關鍵是理順渠道”。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春蘭大股東的春蘭集團今年產業結構調整動作明顯,7月份,春蘭集團以1.7億元將汽車業務出售給徐工科技。11月18日,春蘭公告稱,將從春蘭集團全資控股的“泰州春蘭銷售公司”手中,以1.8億元購入春蘭商務中心大樓,以保持“江蘇春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場地的穩定,而春蘭電子商務公司正是春蘭空調銷售業務的主要載體。春蘭集團的資源會否重新向空調業務集中,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推薦閱讀
日前國務院推出6項措施力促輕紡工業發展,其中第一條就是在全國推行家電下鄉拉動消費生產。可見政府對家電行業的扶持力度空前!昨日,新一輪“家電下鄉”招標結果正式公布,在2007年實施的第一次“家電下鄉”中成為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ST春蘭:賣地保殼 凈賺1億元填補虧損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29/13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