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波導等手機廠商預計2007年大幅虧損
國產手機迎來寒冬
本報記者 袁志偉
由于前三季度虧損額太過巨大,波導股份和夏新電子分別于近日公告,預計2007年全年凈利潤將虧損。昔日“風光無限”的的國產手機巨頭在經歷了兩三年的調整之后,雖然經營狀況有所改觀,卻難以再現當年雄風。 10月27日,波導股份(600130)發布公告,由于手機市場激烈的競爭導致了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以及毛利率不斷下滑,預計公司2007年全年的累計凈利潤將出現較大虧損。財報同時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波導總計虧損達到2.71億元,凈現金流為-6.39億元人民幣,而就在去年,波導的全年凈利潤依舊為3058萬元,1~9月共虧損5.084億元,凈利潤同比狂減2986.38%。
無獨有偶,另一家國產手機廠商夏新電子也同樣難逃全年虧損的厄運。
10月29日,夏新電子(600057)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相比,隨著新機型的盈利水平的提升,經營狀況將有所改善,但仍無法彌補前三季度的巨額虧損。因此預計2007年度累計凈利潤為虧損。其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夏新電子1~9月共虧損4.61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330.38%。
而實際上,在上述兩大手機廠商發布的年中財報中,國產手機陷入巨虧的狀況就已有所體現。其中,波導上半年的營業利潤虧損2.46億元,同比減少1142.52%;在凈利潤上更是巨虧2.37億元,同比減少859.26%。與此同時,夏新電子營業收入為15.37億元,巨虧3.52億元,手機業務的營收及毛利較去年同期均大幅下滑。
聲稱受困“黑手機”
對于利潤劇減、虧損巨大的現實,國產手機巨頭們紛紛將虧損的主因歸咎于“黑手機”的猖獗。
夏新電子董秘呂東先生接受本報采訪時,也對黑手機深惡痛絕。
呂東告訴記者,黑手機主要是集中在深圳。如今充斥在手機市場的走私水貨手機、拼裝機、改裝機、翻新機、貼牌機等雜牌手機都算是黑手機。這些黑手機中有一部分是通過非法渠道,從國外逃避關稅運到國內的整機,有一些是非法生產廠家生產的假冒知名品牌手機,也有一部分是對從國外走私進來的零件進行組裝,或者將收購回來的舊機型進行內部清洗,換上新機殼,再貼上假冒的入網標志當成新機出售。
“這些黑手機制作簡單,原材料成本低廉,價格自然很低,但是他們這些減少成本的手段卻是正規的國產手機生產廠商不能用的,因此黑手機對正規國產手機的銷售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他憤憤地說。
就在國產手機生產巨頭都在為黑手機黯然神傷時,本月初國務院卻宣布取消手機生產核準制。對此,業內人士也表示了擔憂。“取消手機生產核準制意味著手機生產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這將使得更多的廠商進入這一原本就已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眾多國產廠商將面對更嚴峻的挑戰。”有專家說。
呂東對此也頗感不平。他認為,手機生產核準制被取消,可能是因為手機市場不好管理,信息產業部也確實無暇顧及。“手機牌照的取消意味著為那些黑手機的生產開了綠燈,我們卻被置于了不利地位。”他無奈的表示。
面對嚴酷的現實,呂東先生對夏新的未來卻充滿信心。“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他說:“夏新手機將不斷提高對市場的把握以及對產品的把握,努力從企業內部不斷減少成本,同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將重點放在3G、高清等高端機型并加大出口,以改善企業虧損的不利現狀。”
據他估計,隨著第四季度新機型的熱賣、出口力度加大等銷售業績的提升,夏新虧損的情況到明年將會有所好轉。
新品開發能力弱或是主因
總結虧損的原因,國內手機巨頭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市場上久除不去的黑手機。但是,經過更深一步的分析卻發現,真相似乎并非完全如此。
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對手機的用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不斷強化固有的通話功能外,例如照相、聽歌、看電影、聊天等更多的時尚和娛樂的元素也逐漸加入了進來。這些看似華而不實的功能,卻在不斷地提升每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而且也逐漸轉化為消費者購買手機的主要參考系數。
和那些巨額虧損的手機企業相比較,近期金立、多普達等廠家推出的手機電視、高清手機等,卻在市場上聲名鵲起,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樣面對黑手機的襲擾,他們不但沒有虧損,還取得了巨額利潤,促成了企業的快速成長。
有報道指出:目前的手機市場功能需求與2008北京奧運會有著密切的關系,屆時這場被舉世矚目的體育盛將形成對移動觀看賽事的便利性的強烈需求以及對圖像高清晰度的要求,這也將成為手機廠商關注的焦點。金立、多普達等企業推出的高清手機、電視手機等,正是迎合了這一趨勢,才在市場上取得成功。而那些虧損的手機廠商,恰是缺失這種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走過冬天不容易
對于國產手機巨頭的虧損,有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波導和夏新來說,主營產品手機業務下滑嚴重是造成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而黑手機沖擊導致了國內手機產品利潤率的大幅下降。
中原證券認為,通訊設備行業收入增速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導致,一方面是因為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下降,今年前8個月,全行業共生產手機3.47億部,同比增長27.9%,但銷售增速僅為生產的一半左右,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到25%;另一方面由于電信運營商進行集中采購后,導致行業內產業整合速度加快,一些中小型設備生產企業有被逐步邊緣化的趨勢,也導致通訊設備行業整體收入的下降。
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表示,面對市場份額的下滑和產能的過剩,處于兩難之中的國產手機的價格只能不斷往下走,那么在上游供應商提價的背景下,這種沒有價格傳導機制的行業出現整體虧損也是必然。
水清木華分析師沈子信表示,現在手機行業已經類似于當年的VCD行業,已經不存在門檻可言。因此接下來,國產手機廠家虧損的可能會越來越多,沒有實力的廠家將逐漸被淘汰出局。
深圳寶捷訊國內營銷中心總經理周華表示,目前擺在國產手機廠家面前的形勢是:規模不分大小、品牌不分高低、起步不分先后,關鍵比拼的是成本運營、產品品質、經銷商實力和忠誠度等企業和產品經營各環節的實力。
金立通信總經理助理張高賢指出,目前國產手機正處于相互“死掐”的膠著狀態,很多手機廠家實際上是品牌“混混”,打一槍換一炮,因為不用顧忌售后服務等等費用,其價格自然就有優勢,對市場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國虹數碼國內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劉文權表示,高性價比的產品才是關鍵,只有好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和渠道的支持。
推薦閱讀
證券代碼:000921 證券簡稱:ST 科龍 公告編號:2007-084 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重大資產重組的進展公告及A股股票繼續停牌的說明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夏新等手機廠商預計2007年大幅虧損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29/13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