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證監會通過了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民網)的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人民網此番順利過會,意味著歷時近三年的官網新聞網站的上市行動,終于取得了實質性的結果。除了人民網,接下來會有數家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提請IPO,官網的上市熱潮將在2012年涌動。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官網上市一定要解決贏利問題。
第二家或是地方新聞網站
“人民網IPO上市后, 年內或有近10家網站國內上市。如新華網、央視網、人民網3家中央網站,以及東方網、北方網、千龍網、大眾網、浙江在線、華聲在線、四川新聞網7家地方網站。” 嘉富誠國際資本合伙人周紅說道。
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已經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規劃指出,要降低準入門檻,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所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在2009年9月,國新辦便下發《關于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工作方案》通知,對10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進行部署,這就是周紅上述所提到的網站,包括3家中央網站和7家地方網站。政府部門希望把這些官網“推到市場中錘煉”,充分發揮市場和資本力量,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國有控股網絡文化骨干企業”。
去年3月,人民網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上市材料,原計劃在去年7月上市,但是證監會兩次給出反饋意見,需要人民網在相關問題上做進一步闡明。去年,新華網也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IPO,計劃融資人民幣10億元,中金公司擔任該項目的承銷商,但是最終也沒有明確結果。
在人民網成功IPO之后,誰會成為“第二家”呢?具體是誰現在尚難判定,不過很有可能是地方網站,據悉華聲在線現在已經遞交了上市申請,東方網也正在走上市的相關程序,其他幾家都未明確表態。
盈利模式的擔心
目前國內新聞網站大致可以分為商業隊和國家隊,前者主要以在海外上市的新聞門戶網站為代表,比如新浪、搜狐等,而后者主要由國家和地方政府主導的網站為代表,如人民網、新華網、東方網等。
在用戶規模上,現在國家隊與商業隊不處于同一個檔次。在招股書中,人民網引用 ChinaRank的統計稱,以騰訊、新浪、搜狐等為代表的商業網站在綜合排名上形成第一梯隊,人民網、新華網等官網則居于第二梯隊位置。人民網在招股書中坦承與新浪、搜狐等商業網站的用戶訪問量差距仍比較大,“根據ChinaRank 的統計,2011年8月22日,本公司所經營的人民網獨立訪問者數量為19608 人/百萬人,環球網獨立訪問者數量為9703 人/百萬人,而新浪獨立訪問者數量為247343 人/百萬人。”在收入規模上兩者也是差距明顯,騰訊2011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30.8億元人民幣,網絡廣告業務收入是7.9億元,而人民網則是2.11億元人民幣和1.3億元人民幣。對比下來,人民網營收約為騰訊的6%。
更關鍵的一點的是,商業網站現在盈利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而官網新聞網站的收入來源大部分是依靠互聯網廣告,顯得過于單一。去年人民網遞交材料后,證監會兩次給出反饋意見,第二次就是希望人民網在業務贏利能力方面有更多的說明和規劃。“總體來講,文化傳媒版塊平均的市盈率和主版的平均市盈率相比,應該說還是相對比較偏高。如果說真正要想有一個比較長遠好的發展的話,企業的利潤率要增長得能夠迅猛一點。”信達證券資深分析師石建軍表示。
推薦閱讀
神州租車擬在 紐交所進行IPO>>>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20121/2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