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蔡虎自豪地說,愛樂活就是要讓用戶感覺到生活之美,用正能量去感染別人。而轉瞬之間,隨著投資方的介入,整個公司經歷了外科手術式的大裁員。這不是謠言,而是事實。

公司員工數(shù)從最多的四五百人縮水到目前的150來人,商業(yè)、內容、銷售部門裁員比例近半;渠道部門整體裁轍,產品、技術部門幾乎損失殆盡,在崗員工以個位數(shù)計算;公司停止年終獎的發(fā)放,人心渙散,個個都期待被裁員。在此等狀況下,愛樂活還能否保持正常業(yè)務開展,這是個問題。
與傳統(tǒng)企業(yè)可以長期潛伏、蓄勢相比,互聯(lián)網世界的成功或失敗會更快被驗證出來,而投資人與CEO也必須根據(jù)此做出下一階段的決策——這是來自傳統(tǒng)企業(yè)的領頭人蔡虎必須清楚的一點。
作為百度旗下的富二代愛樂活,正式創(chuàng)業(yè)不到1年,還是如此地不溫不火。既然李彥宏可以把愛樂活替代有啊,也可以把另外一個什么來替代愛樂活,如果愛樂活仍然如此這般默默無聞,百度能接受這種狀況多久?
愛樂活“時間軸”
一年多以前,百度對外宣布正式拆分愛樂活。愛樂活的前身是百度電商部門“有啊”。重造“有啊”來自于李彥宏對中間頁平臺的思考:不能售賣的流量在中間頁平臺上可以換一種變現(xiàn)方式;已經售賣的被低估的流量,通過這個平臺將商業(yè)價值放大。
當蔡虎從百度聯(lián)盟總經理位置上接手百度電商事業(yè)部后,他很快向李彥宏提出拆分想法,希望以內部創(chuàng)業(yè)加外部投資的方式,在生活服務領域打造一個提供“靠譜”服務的網站。
愛樂活的本意為定位生活消費分享社區(qū),用戶可以根據(jù)興趣發(fā)現(xiàn)分享中的精彩,從分享,到找靠譜商家,到在線消費,用戶可以在愛樂活一站實現(xiàn)。不過與團購網站、趕集網等不同的是,愛樂活不僅僅著眼于生活信息的提供,更多的是幫助用戶進行生活消費的決策,實際上更具備生活媒體的屬性。
愛樂活成立初期,有兩個產品形態(tài)比較火,一個是Facebook的時間軸,一個是Printerest、美麗說火爆時候流行的瀑布流。愛樂活抓住這個時機,產品上做了在當時來說頗為領先的兩件事,在頁面上以瀑布流的方式展示內容,以及用戶登錄后進入“我的樂活”即可在時間軸上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蔡虎說,現(xiàn)在在微博等媒體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都是一些負面的新聞和不知真假的消息,展示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潛移默化影響了網民的心態(tài)。而愛樂活就是要讓用戶感覺到生活之美,用正能量去感染別人。
愛樂活近期大幅擴張,不過蔡虎說愛樂活還是將重點放在提高用戶體驗上,不會盲目擴張以損害用戶體驗。“雖然開放幾個分站,但是我們還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產品上,我們的產品還不是很完善,目前并沒有大規(guī)模做宣傳推廣,我們思考的是用戶是否認可這個模式,商家是否認可這個模式,我們還有什么需要做的更好。”
愛樂活為啥沒能“樂活”?
本地生活服務興起的時間窗口、百度的流量、緊隨潮流的時髦產品,還有蔡虎鮮亮的職業(yè)背景(從清華研究生畢業(yè)后,在進入百度之前,蔡虎先后在施樂、德州儀器、美國硅谷圖形、博士倫負責市場拓展和銷售管理相關工作,對銷售運營都有豐富經驗)……更不用說兩個外部投資者IDG與啟明創(chuàng)投投入的5000萬美元的雄厚資金——這對絕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團隊來說是不可能企及的奢望。
但一年過去了,愛樂活好像并沒有“樂活”起來。筆者從身邊耳聞不少愛樂活的壞消息。最直接的一個傳聞就是:愛樂活在大幅裁員了。
從流量來說,在Alexa上看到愛樂活目前的流量相對還比較小,愛樂活的流量不到奇藝上線一年后流量的5%,對比大眾點評也不到10%,甚至不及更垂直的專業(yè)母嬰網站寶寶樹網站的20%。再看移動方面,愛樂活先后在手機上發(fā)布了七個應用,分別是樂活志、樂活分享、樂活美食攻略、樂活麗人攻略、經期助手、秀美甲和北京味道。愛樂活主推的樂活分享app在主流的應用市場中安卓市場中下載量僅為30多萬。
對有百度這棵大樹的支持、5000萬美元的投資、范圍包括美食、麗人、婚嫁、母嬰、旅游、居家和文化等諸多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產品來說,一年下來交的這樣一份數(shù)據(jù)答卷顯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那問題出在哪兒?
首先是產品戰(zhàn)略不清楚:這一年來,愛樂活的產品可謂是詭異多變,社交方向很火,于是仿Timeline做了時光軸,Pinterest很潮,于是頁面變成了瀑布流,接著,電子商務不能丟,那就做做團購模式的商城吧、微刊似乎也不錯哦,于是又有了樂活志,發(fā)動全公司每人都必須寫幾篇;本地化商家不買賬,又開始做淘寶商家的商品導購……很難相信,這一系列動作,均是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完成的。O2O領域大家都處于迷霧之中,產品反復試錯是沒有問題的,但沒有想清楚戰(zhàn)略方向,就花大錢蒙頭四處打水漂,掉進深淵的風險相當之高。假動作太多,朝令夕改,不僅用戶看花了眼,內部團隊也不知所措。
其次,自娛自樂的產品,無視用戶:無可否認,愛樂活的產品設計很漂亮,各種眼花繚亂的圖文分享,從視覺上讓人“不明覺厲”,但沒有入口和渠道的絕對優(yōu)勢,單憑清新的產品風格在大眾點評、微生活、淘寶的夾縫想生存,這談何容易?o2o本來就是需要接地氣的事情,用戶不在乎你的頁面漂亮與否,能簡潔明了、快速有效的解決用戶消費決策,并且完成整個交易環(huán)節(jié)才是核心訴求。而現(xiàn)在的產品,除了增加用戶的決策難度,還延長了用戶的消費路徑。用戶很難分辨這些攻略到底是真人還是水軍,用戶本可大眾點評和趕集網輕松搞定的需求,在這里變的極其繁瑣。
在這些的基礎上,愛樂活的市場推廣還相當怪異:據(jù)網友稱,“我從來沒有在知乎和非你莫屬之外的地方看到過這個東東的信息。”這確實是愛樂活留給大多數(shù)觀察者的印象。事實上,這一年中,愛樂活投過短時間的地鐵、視頻、網盟等大量的廣告,CEO亮相《非你莫屬》,順帶在倫敦奧運會之前還贊助了一個車隊騎行去倫敦的活動。市場方向的投入不能說不大,很難相信至今留給目標用戶的印象卻依然模糊,目標用戶群的曝光率不足,直接導致用戶自發(fā)的真實流量獲取與新增活躍用戶少到可憐。市場層面的散點式傳播,與其他部門左右互搏,各自為戰(zhàn),從未曾形成強有力的協(xié)同效應。傳播渠道選擇十分隨意與不合理,很多時候與目標用戶群并不匹配。令人充滿了疑惑,大量的市場費用都花到哪里去了?還是流入自己人的腰包?不得而知。
推薦閱讀
“酷訊派”創(chuàng)業(yè)記:唱吧、食神搖搖是如何誕生的
“當個拳擊手,要不然就根本不要到>>>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30205/25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