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藥材價格大起大落,同樣的藥材價格也相差甚遠。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現象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藥材商品等級混亂,一些中藥材經銷商將藥材換個名稱就漲價的現象很嚴重。在這種形勢下,出臺中藥材商品等級標準刻不容緩。
中藥材價格大起大落的根源
由于中藥材具有奇特的藥效,同時價格低廉,副作用小的特點受到國外商家的青睞,不斷出口國外,而且出口品種增多,數量逐漸增加。隨著國內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中藥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給中藥材行業帶來商機。
然而這兩年,中藥材價格起伏很大。短短兩年時間,太子參價格上漲了20倍后,從今年4月到現在又大跌一半。“中藥材連續三年漲價,漲幅最大的是黨參,去年一公斤40多元,今年最貴時140元,現在基本穩定在100元高位。”在貴陽某中藥材老板顏山水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同一種藥材在價格上葉相差很大。同為太子參,其價格最高最低可差50元/公斤,不僅消費者迷糊了,連部分企業也強調價格亟待理順。不少中藥材、中藥飲片企業提出,現有的一些中藥材、中藥飲片標準存在表述不明確、執行難度大、缺乏可操作性等問題。“中藥材商品沒有統一的標準,反映了中藥材價格缺乏統一的認可性。”
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價格行情負責人表示,有時候好藥材的市場價格很低,而一般藥材或許還能賣出高價。這主要是因為藥材等級標準的缺失,讓中藥材沒有真正體現出價值,助推了價格的大起大落。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出中藥材商品等級標準,讓中藥材市場規范化。
四川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余建軍表示,“企業的積極性比較高。”據記者了解,在四川提出制定標準的企業約有十余家,包含了成都比較大的幾家中藥材飲片加工企業。
制定標準需要聽取多方意見
對于目前中藥材價格混亂的局面,中藥材商品等級標準的制定對行業發展來說大有裨益,不過制定標準不可能一蹴而就。四川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余建軍認為,制定四川中藥材商品等級標準至少需要1年~2年,也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支持。“目前處于起步階段,還未正式上報,如果要正式制定,需要爭取到省藥監局等相關部門的立項支持。”
荷花池中藥材市場協會會長、鐘氏蟲草行董事長鐘雙全則表示,“中藥材行業品種繁多,標準制定涉及產地、時節等各個方面,需要聽取大學、經營者、藥材公司等各方面意見。”
身兼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的蔣爾國認為,“無論是分類標準、還是商品等級標準或者有可能出臺的流通標準,基本可以解決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優質劣價、虛抬價格等問題,但關鍵是要立足流通領域,要有廣泛的使用對象。”際通寶價格行情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無規矩不成方圓。標準的制定,有利于中藥材市場的規范化管理。
推薦閱讀
秋紅楓-楓彩集團(www.fullcolur.com)最具代表性的彩色植物產品之一,已經成為國內彩色植物的標志,楓彩集團藍杉更是在行業內獨樹一幟,國內獨此一家擁有此品種苗木及養護技術。同時楓彩集團更加注重分享與責任,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11212/1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