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物流服務方面發力,以211限時達引發B2C物流“軍備競賽”的京東商城,卻沒有達到“先發制人”的效果。
記者近日通過對比發現,盡管京東在2010年初最早挑起物流戰,但目前在當日達/次日達覆蓋范圍方面,已落后于蘇寧易購,而在晚間送貨等創新性物流服務方面,也落后于亞馬遜中國和當當網。5月底,天貓也通過社會化物流提升服務水準,九大快遞公司給予天貓“優先發貨”的地位,令其服務能力和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主要B2C網站物流服務對比
據業內人士分析,京東物流先發卻未制人,主要的原因是資金鏈緊張。電商專家魯振旺表示,包括物流建設費用和擴張導致的虧損費用使得京東對資金的渴求在百億以上,因此,京東IPO的迫切性很強。反之,若IPO失敗,則前功盡棄。
據媒體報道,京東對外高調宣稱的五大一級物流中心實際上除沈陽大倉外,京東目前的倉儲仍多租用,但僅此已經耗去京東10億人民幣。被寄予厚望的“亞洲一號”,在幾番炒作之后卻因資金問題一直無法開工,被質疑為炒地皮。
5月底,京東在香港召開分析師會議,據會上分析師透露,京東最早將于6月提交SEC文件,9月IPO。
但即使巨額投資到位,其發揮效用的前景也存疑。i美股分析師指出,在訂單量足夠大的情況下,自建配送會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但假設訂單量出現停漲或者下滑,則會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令人擔憂的是,2011年京東的銷售未如預期,實際增長從前幾年的200%以上逐年下滑到100%左右。綜合考慮歷史數據與經濟環境,2012年度增長很可能小于70%。
京東方面證實,正在著手申領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行業人士分析,此舉或為未來接受外部訂單做準備,以消耗多余運力。
但京東此番急于上市,反而對其估值造成不利影響。參加京東會議的分析師透露,京東對自己估值為100-120億美元,而會上券商僅給出60億美元的估值。隨后,魯振旺、黃若都業內專家也紛紛給出估值,基本在50到80億美元之間。有投行認為,適合京東參照的對象是當當網、蘇寧等,得出的估值在20-30億美元。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08/6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