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沈志勇)6月22日-24日,第四屆國際版權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博覽會在2號展覽廳專門開辟國產軟件展示區域,永中軟件(永中office)、金山軟件(WPS)、中望軟件,CAXA、漢王等知名國產軟件廠商悉數亮相。
作為中國版權領域最高規格的會議,本次會議由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工信部,廣電總局,中國國際貿促會,文化部,共青團中央等七大部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185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參加。透過版博會的規模和規格,不難看出中央政府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雄心和高姿態。而近年來,政府在軟件正版化工作方面的推動決心和力度越來越大,這給中國國產軟件業帶了絕佳的歷史機遇。
據報道,135個中央和國家機關于2011年5月底前完成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工作,共采購操作系統、辦公、殺毒三類軟件9.18萬套、采購金額7723萬元;已有超過20個省區市完成省級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任務;截至2011年12月,全國累計完成軟件正版化企業15256家。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5月底會見美國微軟公司CEO鮑爾默時指出,省級政府機關今年6月底前、市縣級政府機關明年12月底前將陸續完成檢查整改任務。王岐山還強調,“各級政府均要把軟件采購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軟件資產管理和審計監督等制度。確保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不倒退、不反復。對市場上出現的盜版軟件進行可持續打擊,積極推動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實施軟件正版化,做到年年有進步。”
而且,尤為關鍵的是,根據相關規定,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將優先使用國產軟件,大力扶持民族軟件產業發展;在一些核心部門和企業,出于國家安全的角度,也更傾向于采購國產軟件。這些對于國產軟件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盡管政策市場環境越來越好,機遇空前,但國產軟件行業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首先,國產軟件在自主創新方面相對不足,很多國內企業還停留在在對國際企業的模仿方面,能夠在所在領域擁有獨創性成果的企業少之又少。比如在最為核心的基礎操作系統領域,基本上還是微軟一家獨大,國產操作系統的差距還很大,近年來在自主研發方面進步緩慢。在辦公軟件領域,也只有身處江南小城的無錫永中軟件敢拿出叫板微軟的架勢,并在集成和多版本兼容等方面贏得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國產軟件企業數量眾多,但在這次版博會上亮相的僅幾家,這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問題。
其次,國產軟件正版化市場競爭加劇,市場競爭缺乏底線。今年3月份,在國家稅務總局的一項采購萬套正版辦公軟件的公開招標項目中,中標軟件作為參與競標的3家國產軟件企業之一竟報出“1元”的低價(參與本次招標的另外2家國產軟件企業金山報價189萬元、永中報價289萬元),價格戰打到此種地步,嚴重違背市場規律。去年,國產辦公軟件企業永中軟件向媒體曝光被競爭對手,另一家國產辦公軟件企業惡意詆毀亦引起媒體呼吁國產辦公軟件停止惡性競爭的討論。而這些只是如今國產軟件企業正版化市場競爭的一個縮影,如果國產軟件企業不能守住底線,不將重點放在創新和服務上,而是大打價格戰,甚至動起歪腦筋,走旁門左道,那勢必錯失發展良機。
再次,國產軟件企業在品牌方面投入不足,缺少有影響力的品牌。不善于打造品牌,品牌影響力弱,品牌溢價不足是中國制造業的通病,這一點在國產軟件領域也是一樣。軟件企業大多是研發出身,他們普遍不善于與媒體打交道,對打造品牌既不夠了解也不夠重視。反觀美國微軟公司,不僅在技術創新方面很強,在打造品牌方面更是駕輕就熟,微軟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技術創新和品牌打造二者缺一不可。
綜上所述,自主創新、惡性競爭和品牌打造是擺在國產軟件企業面前的三大問題。自主創新是國產軟件的核心競爭力和命脈所在;品牌決定了一家企業的影響力和能走多遠,除了練內功,更需要專門經營;惡性競爭則猶如懸在中國軟件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不加以重視,任由價格戰和惡性競爭蔓延,則很有可能斷送國產軟件行業的未來。(本文作者沈志勇系知名IT專欄作者、媒體評論員,北京安迪智信公關顧問有限公司CEO)
推薦閱讀
遠東控股集團,地處景色如畫、人杰地靈的宜興市,歷經22年發展,從一個鄉鎮小廠成長為中國電纜行業NO.1的大型企業。經營范圍從電線電纜拓展至涵蓋電線電纜、醫藥、置業、生化、投資等多個方面,形成了主業+投資的發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杜絕惡性競爭 國產軟件應把握好正版化良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26/7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