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愛范兒)作為蘋果生態鏈重要的一環,Apple Store 承擔著銷售、服務等作用。從店面設計到用戶體驗,從產品銷售到技術服務,Apple Store 為全球零售業樹立了標桿。據報道,在全球范圍內,Apple Store 已經售出 160 億美元的產品。來自 RetailSails 的數據顯示,蘋果全球 327 家 Apple Store 每平方英尺的收入為 5647 美元,遠遠超過其它任何美國零售商。
除卻產品自身的吸引力,可觀的銷售業績與 Apple Store 員工的努力密不可分。在蘋果公司 43000 名員工中,多達 30000 名是那些身著印著蘋果 Logo 的藍色 T 恤的銷售人員。
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調查性報道介紹了這些“小藍人”的薪資情況,報道認為公司蒸蒸日上,這些一線的銷售人員卻無福消受他們創造的巨大財富,但另一方面,偏低的薪資卻不能阻擋眾多員工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年創收 47 萬,年薪 2.5 萬
Jordan Golson 是薩勒姆 Apple Store 的一名員工,曾創造了三個月 75 萬美元的驚人銷售額。談及薪酬,他說:
“我的時薪是 11.25 美元,有時候我就想,我是果粉,零售店運營很不錯,這太棒了。可當你環顧其他公司的薪水,再看看自己的腰包時,又覺得囊中羞澀。”
調查中發現,Apple Store 的零售員工盡管從事著銷售工作,卻沒有銷售提成,因為蘋果認為這樣會引來惡意競爭。這造成了零售員工的薪水普遍處于低水平。報道稱零售員工年薪大多在 25000 美元左右,而相對應的,每位員工(包括非銷售人員如技師)去年平均為公司創收 47.3 萬美元。據全國零售聯合會的數據,消費電子類商店通常每位員工貢獻 20.6 萬美元營收。
不過以服務業的行業標準來看,蘋果員工的待遇處于中上水平。比最低薪資每小時 7.25 美元高出不少,略低于瑜伽和運動連鎖店 Lululemon 的 12 美元。此外,蘋果會提供其他福利,包括醫療保險、401K 退休計劃以及購買蘋果產品的優惠。
“天才吧”留職率 90%
一位蘋果前雇員爆料,零售店經理希望新員工能夠就職六年,但實際員工平均任期只有兩年左右。在調查中,一些前員工描述了工作的緊張和壓力,但這種工作狀態多與 iPhone 和 iPad 的供不應求有關。對此,蘋果回應稱,“天才吧”(Genius Bar)每年的留職率幾乎為 90%,這在整個零售行業前所未有,同時也表明他們對顧客以及在蘋果事業的熱情。
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對蘋果零售的低薪工作趨之若鶩,幾位離職的員工表示在蘋果的工作經歷很美好,他們表示,對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是一份完美的工作。
蘋果的不同
紐約時報認為,員工的忠誠在于公司塑造了一種無形資產,這種雇員文化能讓工作變成神圣的使命。
“當你為蘋果工作時,你感覺你是在做一件偉大的事,這是為什么公司不進行改革的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蘋果員工這樣說道。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 Paul Osterman 表示:
“很有意思,當沃爾瑪支付給一位單身母親 9 美元時,我們都會覺得受到了冒犯。而蘋果支付給一個年輕人 12 美元的時薪,我們卻沒有這種感覺。”
蘋果的藝術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蘋果的零售員工大多是蘋果產品的擁躉,他們從對產品的熱愛逐漸延伸到對一切有關公司的情感認同,而蘋果的精妙之處就在于它善于引導人們將這種情感融入到雇員文化中,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在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另外,無論是蘋果抑或員工自身,其職業定位都非導購員,而是懂技術的“天才”、“講師”,助人的工作往往會給他們帶來快樂。
蘋果尤其善于區別帶有傳統的刻板成見的概念,比如淡化傳統上的辛苦養家的“工作”成見,讓“工作”升華為神圣的“事業”。又如,蘋果從不會使用“銷售”(sales)一詞描述銷售團隊成員,而美其名曰——“專家”(specialists)。
推薦閱讀
媒體報道 【中國焦點訪談網《頭條聚焦》(卓點、張楠)香港報道】由國內外十多個機構聯辦、深受到廣大企業大力支持和熱烈歡迎的中國品牌萬里行,近日組織百家媒體走進了香港,采訪知名企業和老字號企業,發掘企業成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零售員工的“優越感”?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27/7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