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論道第123期 樂購網專欄作家張小湖發起話題:進來發生了多起 和“性”有關的轟動全國的事件。例如:1.新浪男員工刀捅愛卡網女編輯。 2.某房地產網站高管地鐵猥褻女乘客 3.當當網產品經理偷人人網女廁所。 我很傷感的發現,三起事件的當事人,居然都是互聯網從業者。大家談談為什么每次都是這個群體?有沒有改善的辦法?
就此多名評論分析人士和樂購網專欄作家通過微博參與了今天的話題討論,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和評論。
陳小歡(皮皮推CEO):互聯網人有一個特性:看了太多社會的陰暗面東西、壓力,難以宣泄,因為,他們心里知道,無力去改變什么,也許當這些事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也無能為力,互聯網人很多是一群憤世嫉俗群體。因此,攻擊性也特別強:包括言語、甚至肢體動作,采取的措施也許比較激進,但是大多數IT群體都有一顆善良純真的心
寧冰雪(心理醫生):看病,看心理,看透了這個社會,都是社會惹的禍,根源不在于這些年輕人,學習點西方國家吧,也許那才是出路,因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陸海天(資深律師):其實性壓抑不僅僅是互聯網人,而是伴隨中國人的始終,曾經有人提議娼妓合法化,曾今有人建議加強青少年性教育,曾今有人建議取消聚眾淫亂等罪名,但是最后都因為儒教文明的特有的秩序性,而作廢,而問題的關鍵是,這些貌似不良的行為,卻在社會存在,并影響著人們,人們在壓抑下鋌而走險,不足為奇。
雙石子(網友):IT人大多的時間都奉獻給互聯網了,網絡成了最好的精神歸屬,可是身體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而部分IT人可能法制教育不夠,或者一時沖動,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互聯網公司多搞一些單身男女派對活動。
張雨芹(IT評論人士):在我看來,IT從業者大都是“men show”一族,低調,熱衷自己的工作,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方面比較不納,這恰恰給他們帶來的心理貧瘠,燜在心理許久,當其爆發出來的時候那真的很嚇人。
張小湖(站長雜志副主編):我認為:1、互聯網從業者太忙沒時間談戀愛;2、從業者整天面對網絡性格內向不會追姑娘;3、方便接觸不良信息擼得多了引發不良嗜好。基于以上原因,IT人士面臨性壓抑狀況。
宗寧(資深投資人):it男不受妞待見,缺乏泡妞的能力還是普遍性的。而it男的優點基本都是女性不太喜歡的。而且IT男從網絡獲得慰藉的能力又很強,最后形成了一個閉環,自給自足然后就更加壓抑了。建議公司繼續提高薪水,多搞聯誼。
丁道師(樂購網評論中心主編):挨踢人士應該多出去走走,參加一些線下的社交活動,多去現實生活中接觸人。現在IT人士雖然一個個號稱人脈關系很廣,但大部分都是虛擬世界中的人脈。互聯網在高速發展,方便我們的同時,其實扼殺了我們的交際能力。 總之,科技是把雙刃劍。
陶小開(中南大學社團管理中心副主任):個人認為這個是一個環境照成的一個性格的畸變,其實這種人也是少數而已,并不是全部,就是說心理有毛病的人也是個數,不過這種狀態是不佳的,對于“性”,原中國就有一個壓抑的感覺,從AV的播放就引起的分歧就讓人足以看出,其實國內對于“性”都是不主張的,開發法制的性制度才是最好的辦法,性乃人之本源。
兔子木子(網友):網絡就像生活照,電視就像婚紗照。當你在網絡中存在的太久。而你看社會都會潛意思的以網絡中的行為方式去評價,去做。而改變這種現狀。只能讓網絡人事認識到自己自身的問題。
肖壹(網友):IT從業人員以技術執行人員為主體,多數缺乏溝通,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相對薄弱,從而導致情緒無處宣泄,最終成為導火索。而解決此等問題還是看公司方面,建議加強員工福利,擴展各部門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例如IT行業的營銷與技術部門。
城宇詞典(4G時代主編):1、互聯網連軸轉的工作時間導致沒時間去談戀愛;2、互聯網工作要求長期面對電腦,輻射加上久坐,導致人的性情發生變化甚至扭曲;3、該問題呈現社會化特征,只不過在互聯網行業被放大,很多人寧愿當小三,也不愿嫁互聯網人,寧愿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想在單車上笑。
張博洋(草根博主):刀捅女編輯也是因為性壓抑?當然了,IT行業有著不協調的性別比例,但男女比例失調的行業遠不止IT一個。比如,幼教,建筑,司機,家政。對于這種現狀,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從安定團結的高度出發,在招聘時予以考慮。IT繁榮,從前臺抓起。否則,IT業的聚集中心將被迫從北上廣轉移。
王易見(資深IT評論人士):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這類問題,不只是互聯網,不應該把互聯網特殊化;另外,如果要說互聯網從業者存在性壓抑的情況的話,恐怕在于某些企業,男員工遠多于女員工,而且由于工作強度大,導致他們找不到對象,才存在性壓抑。上述的什么產品經理、高管之類的,我覺得應該算變態了!
郝天喜(自由撰稿人):性與愛不止在IT界缺失,在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只是這樣的新聞在IT圈更容易發生并曝光出來,大家都能為搞IT的是高素質高學歷的人,他們做出點出格的舉動更容易引起媒體的關注。該探討反思下IT人的生存環境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非IT美女(網友):1.這個狀況和互聯網其實沒什么太大關系,其他行業也照樣存在;2.里面某些事件,和性沒什么關系,只是心理的變態,你可以理解為做互聯網壓力太大,導致這種心理變態;3.但互聯網企業的性缺失應該是存在的,公司男女員工比例失調很明顯,建議企業從內部和外部解決這個問題!
田邦德(it評論人士):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性需求自古以來就是“剛性需求”,在道德和法制社會自然不能完全對性開放,性壓抑是普遍存在的,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性壓抑著爆發后導致犯罪的情況,互聯網從業者只是這個群體的一小部分而已。
莫湘兆(草根作家):1、對于互聯網從業者而言,這個問題是相對的,誰都有,關鍵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2、高富帥時代,白富美也不見得好到那里去,因此社會在發展,個人自身卻沒有多大發展。3、環境是影響因素之一,也正是時下移動社交發展的原因,因此社交是人們目前很需要很需要的。
朱衛坤(實名推聯合創始人):挨踢人士天天面對電腦,然后偶爾看到一些激動的東西,就開始激動了,也是近來百度K站風波,有的人,一夜回到以前,你讓這些挨踢客情何以堪?那么就如某些人說,其實進入互聯網不一定就是挨踢人士,只是來過家家的, 像這些又累,又不被認可的人,心理壓抑了多少東西?這些沒有人知道,苦逼啊。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從業者缺失的性與愛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705/7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