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7歲到51歲,這14年時間對李開復來說,不是歲月的流逝,而是人生、事業的轉變,從美國到中國,他找到了夢想照進現實之路。
■訪談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路
臺灣出生、11歲便到美國讀書的李開復1998年來到了大陸。這一年,他加入了知名的微軟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現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李開復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三維圖形及網絡多媒體等做出了許多貢獻。2005年7月加入谷歌公司,擔任其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一職。
但隨著閱歷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這個披著世界最知名科技公司高管光環的李開復也會遇到岔路口。48歲的李開復當有了創新工場的想法后,立刻投入到了創業孵化事業。“創新工場就像是一個黃埔軍校,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李開復說道。截止到2011年底,創新工場已經審閱了超過4500個創業項目,投資孵化了48個項目和公司。
李開復說,他非常喜歡一首詩,他也曾在創新工場的發布會上以這首詩作為結束語:“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路/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羅伯特·弗羅斯《未選擇的路》)
■視界
“我這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大學生中的影響力。”李開復說道。而這一切都是源于1999年他的一次演講。“開復我想像你一樣管人,管人很過癮吧?”當時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的李開復,聽到這個問題時不禁有些驚訝,他覺得中國大學生的價值觀需要被正確地引導。之后便出了一系列的給大學生的書籍和演講。
“創新工場對我來說是必然的,必須要做的事。我希望把它做成最好的創業平臺,幫中國創立屬于自己的知識品牌。成為創業者的黃埔軍校。”李開復說。
■語錄
●有網友問我為什么否定成功學?我的回答:1.有些作者自己除了寫書沒做過實業,他們寫的成功學紙上談兵,無可借鑒;2.做過實業的人的書,他們如果教你復制他們的成功,那也不可取,因為每個人應該走自己的路;3.建議讀名人自傳,但是別抱著復制心態,學習值得學習并學得會的。
●給年輕人的微博建議:1.不要只用微博來看八卦,微博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工具,而且讓你只要點擊“關注”就可以得到一個老師。2.不要沉默,不要潛水。這是沉默的大眾發出聲音的大好機會。3.學會好好寫,正面影響他人是神圣的事情。
推薦閱讀
去年 蘋果 中國零售店前發生的沖突 去年蘋果中國零售店前發生的沖突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本周五發布新款iPad的最大問題不是它能否熱賣,而是它的零售店能否不招來警察。此前,蘋果iPhone 4S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開復:學生價值觀要正確引導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720/7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