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的購物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據BCP信用投訴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BCP信用投訴中心共收到有效投訴信息3001條。信用問題已成為關注的熱點,誠信缺失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
電子商務交易中信用缺失的幾種表現
一是客戶信息遭泄露。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客戶信息的保密,已不取決于公民個人對信息資料的重視、保管與保密程度。公民對個人信息的保密越來越被動,泄露用戶隱私已經成為當下侵犯信息安全最顯著的體現。在電子商城購物,包括個人銀行卡、支付密碼、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存儲在網站運營商的服務器上。而公眾所熟悉的殺毒軟件重點在于保護用戶端的電腦安全,對于存儲在運營商服務器上的數據安全卻不能發揮作用。網站服務商對個人信息的妥善保管并未盡職盡責,或會在使用過程中泄露用戶的個人隱私。保護用戶信息安全是電商企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企業應該對出現問題的賬戶在第一時間告知用戶,并承擔相應責任。
二是服務承諾不兌現。近半年時間,BCP信用投訴中心共收到消費者投訴3001條,在所有投訴網站中,通過BCP信用認證過的網站投訴量占總投訴的不到20%,且解決率近100%;而未認證網站投訴量不但占據絕大份額,且解決率不到45%。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與描述不符、以次充好、退貨換貨難、團購規則或服務隨意變更、訂單無故取消或增加、發貨速度慢、售后服務不及時且無法保障、無發票等一系列問題。
三是虛擬電商搞欺騙。網購是一種新鮮事物,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也就是近幾年,相關管理滯后,監管不成熟,甚至出現真空。網購網站的注冊管理較為薄弱,市場準入門檻低,網站經營資質良莠不齊,很多消費者因此受騙。
“國富泰信用”促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建議
一是健全電子商務信用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電子商務開展的根本保障。要強化有關電子商務的信用法制建設,營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律環境和誠實守信的交易氛圍。以現有的法律為框架,結合電子商務的特點,立法規范電子商務交易行為,明確參與電子商務各方的法律責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務商的不良行為和不法行為,確保誠信經營。對于泄露、竊取個人信息隱私的行為,不但應當要求實施該行為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對于違法事實嚴重的,還要追究參與者的刑事責任。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支持。信用是電子商務的靈魂。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是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根據商務部“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中關于制訂電子商務信用規范,指導建立電子商務糾紛投訴與調解機構,加強消費監督等要求,加強與電子商務糾紛投訴和調解機構的聯動;通過第三方機構按照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對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與經營主體開展信用評價和認證服務。中國商務信用平臺將聯合各方代表重新討論修改《電子商務信用認證規則》,新規則將包含范圍更廣、服務方向更全、評價體系更完善。
三是提高電子商務參與者的誠信意識。大力宣傳誠信的重要性,讓社會提高對信用的重視程度,培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培養人們的信用消費習慣。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國富泰信用”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通過第三方機構給予企業進行信用認證的同時,也對消費者給予消費指導,通過“信用預警、信用警示、信用企業展示”等多方式、多渠道幫助消費者正確選擇優秀企業。并在產生問題時,第一時間協助消費者維權。
國富泰為客戶提供的系列服務包括:信用認證、信用評級、行業信用等級評價、企業征信、信用信息服務、地方信用體系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信用管理咨詢與培訓等。作為商務部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國富泰將始終立足于中國商務信用服務領域,致力于商務信用體系建設,整合信用數據庫及信用平臺,優化信用專業服務,為全行業企業提供集信用評價、信用認證、征信及信用預警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信用服務。
推薦閱讀
盡管全世界有6623名運動員目前遠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倫敦奮戰,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中國體育迷仍迎來了“想你時你在眼前”的時代。據騰訊奧運無線產品負責人黃海披露,奧運第一塊金牌產生的30秒內,騰訊即完成了無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801/7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