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事正酣,贊助商的營銷大戰也廝殺到高潮,無論是頂級贊助商,還是在外圍打“擦邊球”的小贊助商,都在千方百計地通過奧運平臺展現自己的影響力,不斷沖擊觀眾們的視聽神經。可是,作為TOP贊助商中的唯一中國面孔,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品牌的宏碁集團(acer),卻在其他奧運贊助商狂轟濫炸的時候選擇了沉默。
在三個月前,宏碁這位“阿瑟”宣布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中國奧運戰略,包括與中國奧委會深度合作,贊助中國游泳隊,以及發布奧運特別版電腦,將為倫敦奧運會提供超過2.5萬臺電腦及服務器。在其原先的設想中,要借助奧運平臺與個人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但在可口可樂、三星等實施密集的廣告轟炸過程中,宏碁的表現卻很低調、甚至很沉悶。
作為奧運會頂級贊助商的費用非常昂貴,此前的聯想曾為獲得北京奧運會TOP贊助商資格花費6500萬美元。宏碁是在2009年拿到這個身份的,外界普遍預測宏碁為此支付的錢可能超過8000萬美元。對當時的宏碁來說,這點錢并不算什么大錢,因為當年正是宏碁最風光的時候,憑借幾樁收購一躍成為僅次于惠普、戴爾的全球第三大PC廠商。
但奧運營銷拼的是長線,贊助費只是搭起了臺子,能否唱出好戲還得靠后期一擲千金式的推廣,繼續投入的資金可能是贊助費的3-5倍。這對當下的宏碁來說,簡直是難以承受之重。宏碁在2011年出現歷史上的首次巨虧,并在上個月下調2012全年的增長預期,其信用評級也被惠譽下調至“垃圾級”。要想維持2012年盈利,宏碁不得不縮減開支,因此,在本該花錢大力營銷的奧運會之年悄然失聲也就成為必然。為了免于深陷“燒錢”泥潭,“阿瑟”只能眼看著為獲得“TOP贊助商”資格扔出的幾千萬美元“打水漂兒”。
其實,關于奧運營銷“賠本賺吆喝”的論調一直不斷,至少從收入的角度上很難衡量得與失。奧運會的贊助商不能在奧運賽場四周的擋板上作商標廣告,奧運場館內也禁止一切廣告宣傳,甚至連運動員的用品也不得印上商標。盡管如此,由于巨大的品牌效應,還是有很多國際頂尖公司熱衷于成為奧運會的“TOP贊助商”。
但對絕大多數贊助商而言,奧運營銷包含多個層次,花錢最多產生的效果卻未必最有效。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李寧、鴻星爾克等國內品牌的奧運裝備在賽場上頻繁亮相,獲得極高的關注度。據說,倫敦奧運會共128種參賽服裝,中國就生產了23種。與這些服裝品牌相比,無力支付更多奧運營銷費用卻成為宏碁面臨經營困境的一個縮影。
推薦閱讀
美國體育迷在網上發起了一項請愿活動,要求NBC對倫敦奧運會的重頭比賽實現電視現場直播。圖為昨日網站截屏,已有22422人參與投票。 奧運賽程進入白熱階段,不能到賽場親眼見證的全球體育迷也已抱著電視做了近十天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宏碁贊助奧運:扔的是錢 打的是水漂兒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806/7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