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即誠信是天下人能夠聯系集結在一起的基本條件。在今天的中國,誠信缺失卻成了社會一個棘手的問題。有研究表明,我國商業領域每年因為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數額巨大。我們顯然不能回避這樣一個事實:商業誠信缺失危害社會商務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商業誠信的建立。
商業誠信對市場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信用缺失,就會增加交易的難度和風險,干擾投資、貿易與信貸等正常業務,降低人們投資與消費的信心,給社會經濟穩定增長帶來巨大損害,甚至會讓整個國家失去競爭力。
首先,誠信是市場經濟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市場經濟的根本特征是信用經濟。市場主體如果講誠信并且在經濟交往中踐行誠信,對內會形成強烈的凝聚力和積極向上的商業文化,對外則會塑造出強大的社會公信力,吸引合作伙伴并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排行全美500強企業榜首的沃爾瑪一貫推行的八大理念之一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誠信理念”。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南京某食品公司因為“陳陷月餅”事件而信譽盡失,最后破產收場?梢,誠信是核心競爭力,是安身立業之本,是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
其次,誠信是打造著名品牌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許多世界知名品牌長期占領市場。美國《財富》雜志每年對年銷售額5億美元以上的300家企業,進行信用和業績相關度評估。近年來的研究報告顯示,企業對社區和環境的責任感、商業信譽和企業信用已成為決定企業形象的首要指標,而這個指標與企業的經營業績成正相關關系。可見,信用已經成為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中一種重要的資本形態,是商業經營者精神財富和生命所在。失去誠信,縱然一時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再次,誠信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我國加入WTO已經五年多時間,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要求我們在參與國際經濟交往中嚴格遵守國際商業慣例,在生產經營中做到誠實守信。在商業信用體系的建設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建立了信用評級體系。商業主體要參與國際競爭,必須首先接受國際信用規則。
在我國,商業誠信缺失已經不是新問題。每年因為誠信問題被曝光的事件不在少數。
2012年上半年,BCP中國商務信用平臺連續發布了《歲末假票欺詐泛濫消費者提防網購詐騙》、《開團網收款不發貨遭消費者集中投訴》等數篇BCP信用預警公告后,迅速占據了網購投訴輿論制高點。其中北京電視臺首都經濟報道欄目更是針對“開團網”事件聯系BCP中國商務信用平臺,進行采訪報道。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商業領域會頻頻發生誠信缺失事件?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經營者為追求高額利潤不惜犧牲誠信。許多商業經營者對市場經濟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信用無關緊要。這種錯誤認識使人們在投身商業領域時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視信用的重要作用而放任自流,導致“無奸不商”成為許多人心中深信不疑的“商務文化”。
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一些誠信缺失的企業生產的產品,竟能夠獲得國家免檢、中國名牌,而且連續六年拿到中消協認證標志。這說明我國的市場監管、質量認證程序以及預防和懲治信用缺失的法律法規制度存在嚴重漏洞,難以對商業主體真正起到有效的監督管理作用。
社會尚未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商業誠信缺失從側面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誠信道德狀況。在當前商業信用機制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尤其是我國地域遼闊,商業主體之間多次交易的頻率較低,一個不守誠信的商人完全可以在一個地區從事欺詐交易得手后轉向其它地區繼續欺詐。當靠不講誠信而獲利的人越來越多時,守信用者將因為利益受損而變得越來越少。
當前,構建商業誠信是推進社會主義商務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形成和諧有序的商務環境、促進我國商務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整個社會的不懈努力。
第一,要完善商業信用立法。市場經濟既是信用經濟,同時也是法治經濟。十幾年來,我國相繼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產品質量法》等一系列規范商業行為的法律法規。然而,這些法律法規仍不足以對商業誠信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因此,應當加強商業信用立法,為商業誠信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要加大對市場主體誠信經營行為的監管力度。首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重要部門,必須發揮積極作用,大力推進商業誠信建設,在企業登記管理、執法監督檢查等源頭深入調查企業誠信狀況,確保市場交易秩序規范性,對欺詐交易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其次,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對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促使經營者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從源頭上切斷不誠信產品進入市場的通道。
第三,要建立獨立的商業信用評價體系。商業信用評價體系對于確保商業領域公平競爭和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制定商業信用標準、建立商業誠信檔案數據庫、建立商業信用評級制度和公布經營者的商業誠信狀況。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商業誠信檔案數據庫,因此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減少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第四,要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輿論媒體對倡導誠信風氣、監督商業誠信狀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當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加大對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和誠信狀況的監督、曝光力度,樹立“無誠信則寸步難行”的社會氛圍。商務主管部門要注重發揮商會、行業協會在倡導商業誠信、自覺抵制不正當交易行為方面的作用,大力宣傳商業誠信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形成“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輿論環境。
第五,通過建立企業社會責任體系促使經營者誠實守信。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20世紀末期,在歐美國家先后出現了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多邊組織,并逐步形成了一些評價體系和認證制度,如SA8000(SocialAccountability8000)。引進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對增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經營者誠信意識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國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引入社會責任體系從而使企業的行為得到有效約束。
第六,采用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監管模式。一些發達國家的實踐也證明,第三方信用評價及信用監督工作能有效遏制詐騙現象的發生;從消費者角度,也更相信與交易方沒有利益往來的第三方審查評價。國富泰公司作為國家級、最權威的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立足于中國商務信用服務領域,致力于商務信用體系建設,整合信用數據庫及信用平臺,優化信用專業服務,為全行業企業提供集信用評價、信用認證、征信及信用預警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信用服務。
誠信既屬于國家和民族傳統道德的范疇,又是現代市場經濟不可替代的經濟法則。構建商業誠信,使廣大經營者恪守誠信并把誠信貫穿于整個商業運營過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雙石子)什么是起點?起點和終點的距離有多遠?小舞給出的答案是,起點是夢想的開始的地方,是你我相遇相識的地方,沒有終點。今天讓我們沿著起點,沿著你我相遇的地方,走進起點在線,了解小舞和他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業誠信的缺失及對策思考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822/8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