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儲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國內提出“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會有很大的潛在市場。在中國現行條件下,“自給式”光伏發電很可能按照歐洲“自消費”模式進行。自消費模式要求光伏電量盡可能自用,否則反送電量的價值將會大大降低(而在中國,按照“金太陽”工程文件,反送電量只能享受脫硫燃煤電價)。對于居民建筑,負荷日分布和光伏發電的日分布曲線很難很好地匹配,德國的情況確好很多。
在沒有儲能的情況下,自消費的電量大約占到光伏電量的2/3,可以享受到25歐分/kWh的電網零售電價;而由1/3的光伏電量無法在白天消納,而是發送到電網,只能按照13.5-19.5歐分/kWh的電價賣給電網。如果增加儲能裝置,將白天用不掉的光伏電量儲存起來晚上用,就可以使全部光伏電量都享受到電網的零售電價。
中國雖然目前還沒有達到光伏平價消費的階段,但在今后2-3年內就有可能在工商業用戶建筑上實現光伏的平價消費,因此研究制訂中國光伏平價消費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建議與措施永興玻璃lixijei.b2b.youboy.com供稿:
對于大型光伏電站:
1.在調研的基礎上(電網建設情況,太陽能資源條件、土地條件、當地負荷條件等)與電網合作,規劃先行,完成切實可行的光伏電站在全國范圍內的總體布局和實施進度;2.與電網建設協調發展,做到規劃嚴格執行,電站建設有序,明確運營年限,各項收費合理,保證電站并網,電量全額收購。
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
1.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先行(電網公司牽頭,管理部門和光伏業界協助),做到科學、透明、可操作;2.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中涉及到的各項收費標準,做到開發商、電網企業和用電單位多贏,真正實現“用戶側并網,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電網調劑余缺”;3.盡快制定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合同能源管理辦法,允許光伏開發商在非自有建筑上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與建筑業主實現利益分配;4.探討由初投資補貼方式轉變為電價補貼方式,仍然可以采用抵消電量方式(歐洲的自消費商業模式),國家在銷售電價基礎上進行補貼。這樣不但可以使資金使用得更為有效,而且可以使光伏系統的后期監管不再成為問題。
推薦閱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帶動下,精神需求逐漸演變成市場發展的主導者,支撐著我國變頻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換言之,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階段,企業若想造就長期競爭優勢,必須發展實體外的附加價值以應對多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光伏應用進一步發展,有望擴大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912/8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