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千人群毆事件之后,富士康機器人大面積代替人工的討論再度甚囂塵上。可郭臺銘的30萬臺機器人計劃遇阻,使得大家紛紛陷入一場真正的“人機大戰”博弈之中,而矛頭全部指向富士康。而恰巧引起人機博弈的群毆事件也正是富士康此次太原工業園繞過不去的“雷區”。
眾所周知,代工行業最大的特點便是壓低人工成本,從而賺取盡可能多的利潤。近年來,富士康遭遇利潤逐年下降的情境。數據顯示,鴻海第二季度利潤從第一季度的1.5%下降到1.4%,從上世紀90年代起鴻海的利潤率就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下降。
在代工行業列潤薄如蟬翼的今天,在中國沿海地區各方面成本不斷攀升之際,富士康自然會尋找人工成本更低的內地區域建廠。河南鄭州、山西太原均迎來招工數萬的工廠。但中國內陸地區由于工資水平較低,導致當地勞力紛紛離鄉打工,以至于富士康建廠時,不得不大批啟用非本地員工。而員工間不一樣的地域背景卻無意中引發了此次斗毆事件。
富士康按照正常的商業規則在微利中艱難行走,無奈遭遇員工地域沖突,是巧合也是必然。
作為擁有百萬員工的富士康,對于處理員工糾紛問題應該說經驗頗豐,類似再多這樣的事件相信富士康都能從容解決。富士康可以不在乎那些血汗工廠之類的指責,他有自己的招牌——幫內陸欠發達地區解決了很大問題,也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
據了解,富士康曾經在河南興建工廠簽訂后,受到政府歡迎,政府網站貼出公告,要為富士康招聘10萬名員工。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提高了人均工資,富士康的到來極大地緩解了當地政府的政績壓力。
對于壓榨工人工資,這也只是代工工業最原始的生存法則。相信郭臺銘很明白,在當今社會靠這套方法獲得高額收入已經不可能。因此,富士康為很多產品做的配件才是其最大盈利點。同時,今年上半年傳出的郭臺銘將鴻海入股夏普,也是其改變原始生存法則的重要標志。
然而在太原工業園這次斗毆事件背后,仍可看到富士康在微利中代工蘋果的決心,因為富士康必須借蘋果去三星化的契機加快其產業鏈布局,這才是決定富士康未來的關鍵。
推薦閱讀
近日,12306訂票系統升級招標花費3.3億引發網友質疑,要求公開網站建設和招投標信息。鐵道部信息化辦公室昨天發聲明,稱網站建設一期招投標符合規定程序,開標過程進行了現場公證。 投標資質 投標人有5個條件 鐵道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康千人群毆事件折射其生存法則必須改變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928/8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