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美國硅谷各界5日以不同方式紀念喬布斯逝世一周年。 硅谷的喬布斯故居外,零星而來的悼念者默默在此短暫停留。該市蘋果專賣店是喬布斯生前多次親臨之地,專賣店櫥窗外貼滿以喬布斯黑白照片為背景的統一格式留言條。“謝謝你改變一切,謝謝你從不讓人無聊。”一位悼念者在留言中寫道。
喬布斯生在中國會如何,一直是國內的討論者熱衷的一個話題。而對教育而言,或只有提高包容度,才能涌現更多喬布斯一樣的人物。
據報道,史蒂夫·喬布斯求學時,便顯示出狂野個性。他比一般小孩好動,經常闖禍,比如喝了一罐殺蟲水,或把一根針頭插進插座,一度是醫院急救室里的常客。此外,他還患有閱讀障礙癥,在學校始終與老師相處不好,常常干出往老師辦公室扔爆竹或是帶蛇到教室去之類的“出格”事情。他的中學老師記得喬布斯是“一個孤僻的學生,對事物總有與眾不同的看法。”中學畢業工作幾個月后,他攢了足夠的錢,和一個大學同學漂洋過海到印度。
不難看出,喬布斯個性張揚,挑戰世俗,是標準的“搗蛋鬼”和“不務正業”。對這種反常個性,他的家庭持接納包容態度,喬布斯才能不斷發展。沒有大學畢業,仍成就了不朽事業。
如果喬布斯生活在我們這里,他的這種個性注定會遭到一定的“打壓”。因為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理念,只是為了讓孩子“走正途”:考高分、不冒尖、不逆反、上大學,做一個標準中庸的規矩人物。為了考分,孩子的興趣、個性被抹殺,發展空間遭堵塞。讓孩子成為“標準的考生”,而不是追求興趣發展的自由靈魂。對孩子的異想天開,缺乏起碼包容,沒有多元的考核評價體系。這種教育讓很多孩子失去質疑和想象能力,創新思維和創造活力不斷萎縮。“錢學森之問”:“中國為何出不了大師”,與這種單一的教育評價標準不無關系。
當然不是要所有孩子都像喬布斯那樣偏執,而是說,對待孩子的興趣和個性,我們應更加尊重、理解和賞識,少一點短視的功利之心。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興趣發展和個性化探索,以及對未來世界的無限好奇。一個喬布斯改變了很多東西,而只要我們的觀念能夠容忍“喬布斯們”的成長,未來必將更加絢爛多姿。
推薦閱讀
2012.10.7 小威晚報 1.Instagram誕生兩周年:每月新增用戶達1000萬 評:Instagram是Facebook在移動端的未來。 2.傳微軟攜華為與聯發科推出Surface手機 評:找諾基亞合作推走低端路線的Surface手機進而與Android正面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紀念喬布斯,提升教育包容度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1008/8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