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的特別調查組終于公布了“倫敦鯨”事件的內部調查報告。在這份長達128頁的調查報告中,已經“退休”的首席投資辦公室(CIO)的首席投資官德魯和即將正式“退休”的公司及合規事務主管Barry Zubrow成為主要的責任人。
而對于飽受外界詬病的交易員薪酬激勵制度以及由此產生的盈利野心,報告則稱,“盡管在與交易員的溝通上有待改善,但(摩根大通的)激勵機制不存在問題,損失并非激勵機制所致。”
去年5月,摩根大通倫敦的交易員布魯諾·伊科希爾因巨額倉位壓錯方向,導致摩根大通巨虧超過62億美元,伊科希爾本人被市場稱為“倫敦鯨”。
事件爆發后,德魯宣布退休,報告顯示,德魯在離職后已經接受獎金追回安排,同意放棄或者歸還部分獎金,在其之后離職的三位員工也已同意公司的獎金追回要求。
除了離職雇員,整個CIO部門也成為重點懲罰對象。2012年,該部門所有員工的激勵薪酬總額減少,部分員工的激勵薪酬減幅更大,少數人則一分未得。
整個部門在人事上也發生重大震蕩。CIO首席風險官Irvin Goldman及其下屬市場風險主管Peter Weiland相繼在7月和10月辭職。首席財務官John Wilmot也已宣布辭職并將在今年離開摩根大通。離職前與德魯同為摩根大通運營委員會成員的Zubrow也在去年10月宣布退休,并于今年2月正式生效。
然而,一周前,美聯儲和貨幣監理局曾就巨虧事件發布同意令,既沒有開出現金罰單,也未批評任何人。不過,在同意令中,摩根大通及其董事會表示,將在60天內向美聯儲提交改進計劃,包括在確定管理層薪酬時,風險控制結果將作為一個考慮因素。隨后,董事會投票決定公開這份內部調查報告。
目前,摩根大通仍要就倫敦鯨事件面對美國司法部、證監會以及英國金融服務局的調查。
盈利、監管指標之爭
“2011年,摩根大通正在全公司范圍內削減風險加權資產,以符合巴塞爾III的要求。”調查報告指出,作為公司的一部分,CIO也收到了減少風險加權資產的指示。
2011年底,CIO決定削減綜合信貸產品投資組合(SCP)中的部分持倉。12月的最后一周,摩根大通首席財務官Douglas Braunstein要求CIO評估,進一步削減200億、400億及600億美元風險加權資產的影響。一位交易員提交的分析報告指出,每削減SCP的35%投資會相應減少100億美元風險加權資產,但這一行為的成本超過5億美元。
盡管代價不小,摩根大通依然決定削減部分持倉。不過,2012年1月初,SCP出現1500萬美元損失,削減成本再次被搬上臺面。
一個交易員對德魯表示,損失是由于“減持的成本太高”。隨后,德魯開始考慮是否有成本更低的方案,CIO的交易員收到指示開始準備備用方案。1月18日左右,德魯、Weiland和Wilmot以及SCP團隊的兩名高級成員再次討論減持方案。會后,其中一名高級成員對一名交易員表示,他們已經在會上決定不再削減整個投資組合,交易員應把重點放在投資組合的盈利上。
但削減風險加權資產的重任依舊。會后,上述高級成員向與會者發送了一封郵件,列出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并表示最佳方案是CIO能夠說服公司調整SCP適用的風險加權資產計算模型,并盡力將通過改變該投資組合的持倉來削減風險加權資產的要求拖延至年中再執行。
2月底,在德魯、Wilmot和Goldman與行政總裁戴蒙、Braunstein等進行的例會上,CIO市場風險及SCP團隊提交的材料顯示,CIO正在采取措施削減風險加權資產,但并未解釋為何背離了削減倉位的計劃,轉而采取一種更復雜的策略(大幅增加持倉規模)。對于何種情況下,SCP可能虧損也只字未提。
3月7日,模型風險及發展主管C·S· Venkatakrishnan的報告指,SCP的風險加權資產較年初時已經大幅增加,“這完全由于1月和2月間CIO資產組合中的看多風險持倉名義規模增加330億美元”。但這一結論遭到SCP團隊一位成員的否認。
13天后進行業務回顧時,德魯和Goldman繼續隱瞞不斷擴大的損失、風險加權資產大幅增加、SCP名義規模顯著增長等信息。
損失源頭——IG-9指數
交易員們的郵件顯示,IG-9指數是造成巨額損失的罪魁禍首。
“其中一個交易員解釋,IG-9指數具備投資級別信貸衍生品的流動性,又同時可以讓交易員對沖部分高收益的結構性空倉。”報告指出,根據該交易員稱,該指數囊括了不少“墮落的天使”,即那些在該指數發布時債券尚屬投資級別的公司,現在則“淪為”高收益債。
就在CIO內部還在討論如何避免改變SCP倉位時,一個重要公司發生債務違約,而SCP卻未能有效對沖這一風險。管理層要求交易員避免類似損失再次發生,1月底,交易員們開始增加多頭倉位,其中就包括IG-9指數。
1月底時,SCP中已經有約200億美元的10年期IG-9的看多風險持倉,同時,交易員們還增加了120億美元的5年期IG-9看空風險倉位。也就是說,對于同樣的公司,他們一邊買入信貸保護一邊賣出,只是二者的年期不同。由于多倉的期限和規模都超過空倉,投資組合中的多倉凈增加。
在這一過程中,德魯并沒有收到交易和持倉的細節報告,也從未要求手下提供。不過到1月26日左右,團隊內部已經出現擔憂。
該投資組合的一位管理層開始要求最資深的交易員放下其他工作,專門負責SCP。其他交易員也開始擔心虧損會越來越大。在2月的一次會議上,一名交易員對德魯強調SCP可能會再帶來1億美元的虧損,然而當時,德魯的關注點還在風險加權資產上。
整個2月份,交易員們繼續增加投資級別的多頭倉位,并大幅增加高收益的空頭倉位。“至少有部分交易是由于交易員想‘保衛倉位’或‘保衛利潤’。”報告指出,交易員們認為其從市場其他參與者收到的價格已被扭曲,他們認為如果不繼續增加交易,只能被迫確認損失。
2月底時,虧損擴大至1.69億美元,然而3月份,交易員們繼續增加SCP的規模。從3月19日至23日,SCP中的多倉顯著增加,包括80億美元的5年期IG-17、140億美元的5年期IG-18等。而德魯直到建倉完畢后才得知SCP的名義規模已經在過去兩周內大幅增加。
推薦閱讀
除了讓長子郭守正掌管三創數字科技公司外,郭臺銘在軟體版圖上的布局又進了一步。 臺灣光纖通訊設備商臺通光電(8011.TW)近日公告稱,鴻海將通過旗下鴻揚公司認購3.4%的臺通股權,這意味著鴻海已正式進入臺灣電信產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倫敦鯨”63億美元巨虧細節公布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122/25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