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吳偉,資深產品經理,曾就職于新浪,現就職于約瑟網絡,旗下“企業問答”是一款面對創業者的問答產品(ask.fmate.com)。
第二作者貝玫,資深產品經理,現就職于約瑟網絡。
我現在正在做一個問答網站的項目,主要目標用戶是創業人群,所以開始探索問答類網站的盈利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算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夠與同行們交流。
1據我所知,目前所有的問答類型網站都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我的項目也不例外)
這是個尷尬的事實,我們自己做了一份(未來)競爭對手的調查,節選部分內容,如下表:

注:以上內容均來自我們對該網站的觀察以及網絡公開數據,如實際情況與觀察情況不符歡迎指出
2內容型網站通過認識牛人獲取高質量的答案,關系型網站通過問答的形式拓展人脈關系
我們的用戶為什么來網站上問(回答)問題呢?
兩個目標:第一,他想獲取有用的答案,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幫助需要答案的人);第二,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認識更多的人。
如果一個網站為用戶提供的核心價值主要是前者,我們就稱之為內容型網站;如果是主要是后者我們就稱之為關系型網站——如果兩種價值同時提供而且還五五開的話,我們就稱為爛網站。
也就是說,在內容型網站上,內容受歡迎是因為質量高,與創造內容的人的身份、地位、性別、知名度關系不大;反之,關系型網站最核心的價值是人際關系,用戶更關心彼此的身份、收入水平、親密關系等等,而對于內容質量則要求不高(但不是沒要求,或者很低)。
因此,一個問答網站,在開始建設之初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優勢、劣勢、核心競爭力、掌握的資源等)確立自己的網站類型,再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設計,制定運營策略,并貫徹到底。
3無論哪種類型的網站,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困境
關系型網站的困境是內容尺度不好把控。那些高人氣用戶因為強大的個人魅力,創造的內容無論質量高低都會受到其他用戶的歡迎并發生頻繁互動。對于關系型網站而言,“高人氣低營養”的內容一方面對增強用戶關系作用很大,有助于實現了網站的運營目標;但另一方面,又讓自己的產品過于低端。
對于內容型網站,這方面的煩惱要小得多:答案質量就是生命線,好內容就通過、推薦,壞內容就咔嚓掉。但是相應的,嚴格的質量要求會降低用戶的活躍程度。
兩種網站都要各自面對自身的困境,這是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必須考慮到的。不要想著能夠融合兩種類型走中間道路,因為兩者從本質上而言是矛盾的:一方的根本目的到了另一方就變成手段,反之亦然。
做一個特點鮮明的產品會讓你損失一些用戶,做一個沒有特點的產品會讓你損失所有用戶。
4問題是,我們如何盈利
對于關系型的問答網站,完全可以借鑒qq、網游這種成熟的關系型產品盈利模式。一旦人們想要社交,那么面子問題、形象問題、禮尚往來的問題都會成為剛需。
在這個前提下,虛擬幣、虛擬形象、小禮物、空間裝修、會員特權等等都會很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要考慮到我們畢竟是個問答網站,并不是真正的交友戀愛網站,所以對于虛擬產品的包裝也要突出特色。
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用戶為什么要拓展自己的人脈關系,可能是為了多結交朋友,可能是為了給自己的職場發展帶來便利,也可能是為了戀愛結婚,所以在產品要更進一步的朝向滿足最終目的的方向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盈利。
對于知識型的問答網站我有如下考量:
A不要付費閱讀。說的高大一點,這不符合互聯網的免費精神;說的現實一點,至少在中國市場,賣內容是被一條無數先烈驗證過的死路。
B不要輕易嘗試虛擬形象、互動禮物這些東西,因為它會讓你的網站走向關系型。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你會有一段時間處于要內容沒內容,要關系沒關系,要盈利沒盈利的尷尬境地。
C嘗試線下實體收費模式。我們會嘗試和創業者聚集的咖啡館、酒吧合作,定期舉辦講座、沙龍等活動。這個想法是受到產片行業的啟發:一方面唱片行業被互聯網擠壓的極度萎縮,另一方面音樂節在全國各地開花如火如荼。去音樂節的觀眾們并不是去聽歌的(消費內容),因為音樂節上的歌曲他們早就在網上免費下載了;而是感受音樂節現場氣氛(享受服務)的。因此,內容型的網站也應該努力探索線下為用戶帶來享受的服務模式。
D這一點是針對我們網站自身的:我們是面對創業者的網站,我們會不斷挖掘好的創業項目、創業團隊,并介紹給我們所掌握的投資人資源,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推薦閱讀
據文化部昨日正式發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綱要》顯示,在“十二五”期末,我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量指標將由2010年的108TB提高到2015年的530TB,國家數字圖書館資源總量指標將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在迷霧中前進:問答類網站能否盈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122/25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