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科院區域經濟所博士曹瑛告訴記者,近年沿海因為外需疲軟的影響,制造業出口緩慢,這給內地加快發展創造了機會。目前內地和沿海的工資和發展水平整體上還存在差距!暗瞧髽I在內地投資能獲得更高的回報率,農民工在本地上班,生活成本更低,所以一般工作會選擇就近的城市。”他說。
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多
有意思的是,在招工需求增加,工資普漲時,很多崗位招工更難。
比如在廣州的人才市場上,記者遇到大專學歷的90后姐妹花許惠玲和許全輝。兩人剛到廣州找工作,打扮時尚,希望能進企業得到鍛煉,而不愿意待在工廠做重復的勞動。妹妹許惠玲稱,希望將來能存夠積蓄自己開一間美容院。而還未有工作經驗的她希望目前能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
本報記者也了解到,目前90后在沿海以及中部城市成為求職的主力。這樣的新生代人,與過去的70后、80后完全不一樣。
一位沿海餐飲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90后的人上班不是給錢就可以的,他們需要的是上網,是時尚,比如喜歡玩蘋果手機,喜歡談戀愛,住的地方要有空調和熱水器!斑@部分人,即使你給他們再高的工資,他們也不在乎,他們更加在乎個性的發展!
據張寶穎介紹,新生代90后是勞動市場的主力,他們的求職更趨于理性,而非哪里工資高就跑到哪里,這也是導致就業結構性不平衡和結構性用工矛盾不減的其中一個原因。
記者實地了解,的確很多高薪職位難以招到人。
比如在廣州負責招聘的北京普世安生物科技公司劉小姐告訴記者,一個上午過來咨詢的記者比應聘者還要多。該公司做的是養發、護發。培訓師崗位的最高工資達到了10000元,盡管像養發師這樣的崗位對技術要求并不高,只要稍加培訓即可上崗,底薪加上提成最高月薪可達到6000。但記者發現標著高薪的招牌并沒有吸引新生代的應聘者。2月20日上午只有五六人填了報名表。
“有員工回家過年,要求年十五才回來上班,其實我們初六就開工了,也沒辦法只好答應很多90后的個性化需求,否則就是他們炒公司!边@位負責人說。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2012年中國勞動力總量首次下降了345萬,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個百分點。
有就業專家告訴記者,鑒于未來90后個性化要求更高,以及大學畢業生每年以700萬以上更大的規模畢業,與之匹配的就業崗位稀缺,未來在用工需求緊張時,找到滿意工作的難度會更大,就業的結構性問題會更加突出。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221/26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