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論道第280期 互聯網謠言是怎么發酵的?】樂購網副總編丁道師發起話題:春節后中國互聯網集中曝發數十條謠言,有一定影響力的有百度收購UC,搜搜和搜狗并購,即刻給云云網員工發工資等。21號的“@人人網 小黃雞假作者案”更讓無數網民中槍。大家說說互聯網時代謠言是怎么發酵的?該如何防范?
就此多名評論分析人士和樂購網專欄作家通過微博參與了今天的話題討論,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和看法。
趙宏民(專欄作家):互聯網謠言;1,當事企業主動放出假消息,讓媒體傳播炒作,提高曝光率。2,造謠者為了個人某種目的,無中生有。3,造謠成本低,懲罰力度小到近乎為零。互聯網時代的造謠不用防范,真真假假,迷迷茫茫,這就是互聯網!
丁道師(樂購網副總編):昨天還有一個謠言是:“華為將與杜蕾斯合作推出超薄手機”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但華為很快就發聲明對此堅決否認。
馨雪冰凌(網絡推廣員):謠言么,有點炒作就可以把自家的“產品”盈利了,防范還是要靠網民自身的判斷和覺悟意識的。
袁澤民(網站總監):上述理論已經證實,連章都可以造假、身份證都可以造的時代,機器驗證算個球,人工?浪費人力物力就為驗證?更何況后面還有個`保護網絡隱私’的條令。所以網絡存在,謠言不止。
趙宏賀(網友):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內容。
陳明宇(速途研究院分析師):網絡信息太多,微博出現后信息更多更雜,真真假假的信息讓人們眼花繚亂,很多人容易被情緒感染,不辨真假,沖動性的轉發傳播。網絡容易形成圈子,在圈內的發布消息更容易被接受。很多人不去思考,不去辨別,隨手轉發與傳播是謠言能迅速擴散的根源。
王易見(IT評論人):互聯網時代謠言發酵有若干個前提:一是大家有很多工具可以實現輕易的傳播,比如微博、SNS、論壇等等;二是大多數人存在一種“獵奇”心理,或者“唯恐天下不亂”,反正不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無意識中就扮演了傳播的角色;三是國家法律尚不能對這種傳播謠言做出什么處罰,缺乏必要的監管措施。
黃嘉榔(電商觀察家):謠言,是很符合一些人對這個謠言的看法所以有意無意的傳播散開,更何況一些媒體的跟風更加是春風吹燒不盡;二是很多的謠言都是有相關利益者而去傳播,基本多數的謠言都是負面新聞,你觀察下正面的新聞有多少,所以傳播壞的謠言從心理學角度上看,很符合用戶的獵奇心理,越壞的越引起關注。
劉宇凡(大東街創始人):談到謠言其實很容易理解:一是中國人習慣的造謠天性,二是雙方達成共識的謠意,三是事實不全,人言變幻。互聯網的造謠就更是風聲水起,你來我往,信息流超大的情況下,誰去認證真與假,微博的興起,更造就了謠言,謠言的傳播性質加上互聯網的傳播力再加上有關部門的管理缺失,我們對謠言也是防不勝防。
非IT美女(網友):其實互聯網圈子內的謠言還是少數,因為互聯網行業可供造謠的空間并不大,動機也并不多,獲得的好處也不見得就多。娛樂圈造謠最厲害,因為娛樂圈可供炒作的空間更大,關注的人也更多,就像王力宏和李云迪的事件,不管是真是假,雙方的人氣都得到了提升,關注度都大為增強。
張雨芹(樂購網評論中心編輯):互聯網講究的就是快,但同時參雜著許多虛假的消息和新聞,這也是互聯網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最大區別,虛假難斷,也不可避免!
王輝(樂購網產品運營總監):搜狗和搜搜合并是最不可信的,這倆如果合并的話,1+1最多等于1,甚至小于1,有點常識的都不會信!
本期微博互動地址:
http://1.t.qq.com/p/t/245742101097943
http://e.weibo.com/1667925927/zkjOhC1Sh
推薦閱讀
根據科易網小編的了解,想要成功申請專利資助,就必須了解如下問題: 一、了解專利資助的領域及類型 國家專利扶持資金的項目領域: 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技術服務業、新能源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速途論道:互聯網謠言是怎么發酵的?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222/26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