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在《關于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推動網絡信息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中寫到,網絡信息經濟已經成長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是當前行政管理體制與信息經濟發展不匹配的矛盾逐漸顯現。他建議,加快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推動網絡經濟發展。決策者必須抵制對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的干預,通過市場競爭的手段、利用技術專家、網民、網商、電商的集體智慧、創造力去解決網絡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如果單獨把互聯網也當成一個經濟體,它會是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以及德國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3萬億,在社會消費品總零售額的占比已達到6.2%。未來幾年,電子商務服務業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引導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模式,成為中國進入信息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
陳乃科認為,當前,中國電子商務正處于從萬億級向十萬億級的十倍速增長和生態大爆炸大繁榮期,是我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為數不多的優勢產業。然而,在網絡信息經濟爆發的同時,行政管理體制與信息經濟發展不匹配的矛盾逐漸顯現。陳乃科說,一些政府管理理念仍較為保守、尚未能適應新型網絡經濟的發展;政府職能轉變不大到位;在某些領域內,法律規制和行業自律尚未找到有效地組合等等。從根本上看,這些問題都是由于體制機制存在弊端。
以電子商務為例,2008年北京市工商局出臺的“網店新規”、2010年出版行業協會頒布的“圖書禁折令”、2010年工信部針對個人網站實施的拍照登記的措施、2011年文化部實施網絡游戲家長監護工程,立法者的本意都是很好的,都是為了規范和促進這個領域的發展,具體做法也是按照法律或傳統的管理制度辦的,但網民不買賬、不領情的情形卻一再出現,政府的良苦用心不能被理解,政策措施的效果也打了折扣,實施效果欠佳甚至無疾而終。
針對這些矛盾,陳乃科提出了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推動新型網絡經濟發展的建議。首先,結合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導政府職能由無限型向有限型、管治型向服務型轉變。
他特別強調,電子商務若要持續發展,必須深刻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一方面,政府宏觀調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結構優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統一、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和制度。決策者須抵制對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的干預,相信市場的力量,例如對于網絡購物存在的一些問題,消費者會通過獎優罰劣、通過市場競爭的手段去解決,要相信技術專家、網民、網商、電商的集體智慧、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超過任何政府監督和管理者。
陳乃科認為,在互聯網創業領域,應該保持其不受約束的現狀,這樣才能使我國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于電子商務的紅利。
推薦閱讀
隨著網上零售規模萬億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呈現無限商機,各行各業紛紛涌進網購市場,搶戰下一個戰壕。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無論是主動擁抱還是被動開始,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的開展都面臨一系列難題:電子商務該如何去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305/26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