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張書樂)近日,網易輕博客LOFTER發現大量站內原創內容被新浪輕博客盜搬,其涉及作品數量之大、抄襲內容之完整令人震驚。對此,網易法務部正式就新浪輕博客嚴重盜取網易LOFTER用戶內容一事,于3月5日向新浪輕博客所屬的“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寄送警告函,要求其在收函5日內對侵權內容予以處理。

被害不是施害的理由
抄襲,在中國互聯網上算個事兒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的常態。別說網易和新浪兩個神仙打架,單說這次被譴責的新浪,其實多年來,也深受網絡搬運工之害。
但被害絕非施害的理由。而且從目前的證據看來,新浪輕博客盜取網易LOFTER用戶內容是一個板上釘釘的事實。網易的聲明中,圖文并茂的呈現了如下內容:“發現新浪輕博客對LOFTER的抄襲不僅涉及特色標簽、圖片內容、文字描述,甚至連LOFTER獨創的“首頁交給你”也原封照搬,可以說,新浪輕博客此次對網易LOFTER的抄襲行為是大規模甚至全盤的。”
而新浪對此并沒有進行回應,到底是臨時工的“操作失誤”,還是自身理虧想以沉默避開網友的圍剿,不得而知。我們能看到的是,在網易聲明之后,新浪輕博客迅速而悄然地刪除了盜搬的相關內容,網友質疑此舉是“毀滅證據”,也更印證了盜搬的事實。
但有一點卻被人們忽視的是,盡管大量盜搬,可新浪輕博客從搬來的內容中收獲的,其實微乎其微,甚至于在網易LOFTER域內熱門的作品,搬來卻成為冷門。
難道真的是橘生淮南則為橘?
搬運工效力正在消失
這次盜搬事件的最終結果會如何,諸如回應或道歉,其實已經無關緊要。因為從在互聯網的今天,網絡搬運工效應的破壞力正在消失。這或許是這一案例所真正揭示的互聯網當下生態——搬運工的喪鐘已經敲響!
對于互聯網發展之初,大量盜取其他網站的原創內容,形成自己的海量信息是不少網站的原罪,但隨著網絡信息逐步變得輕薄化、移動化和碎片化之后,這樣的搬運效果也變得越發微乎其微。
特別是社交網絡出現后,網絡搬運工的用武之地被大大縮小,類似LOFTER這樣的輕博客,微博、微信、陌陌等社交媒體乃至人人網、開心網這樣的社交網絡,在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上,其原創內容可以用海量形容,或圖片、或視頻、或聲音、或其他,其無窮盡的碎片化讓搬運工根本無暇兼顧。
當然,在技術的角度上,整體打包無差別搬運完全可能,就如此事,到底是不是新浪輕博客官方所為?問幾個問題答案自在心中:為什么會有如此大規模的內容盜搬?為什么從 2012年5月持續到現在近10個月的盜搬行為都沒被新浪輕博客的運營人員發現?新浪機器人為什么會自動過濾盜搬標簽里的“LOFTER”字段以至于把新浪輕博客里某些文件字段中“……”換成“LOFTER”就可以直接進入LOFTER的站點? 為什么在網易發出消息的兩個小時內如此龐大的盜搬內容就被刪除的一干二凈?是否可以說明新浪輕博客根本就掌握了從網易盜搬內容的數據包?
那為什么說搬運工效力正在消失呢?原創首發能搬走,但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卻無論如何無法“復制”,畢竟互聯網已經從過去類似傳統媒體的單項式傳播、以及后來逐步出現的簡單互動,發展到時下人人皆是自媒體、眾動交流和信息傳遞多元化和口碑高速傳播的全新時代,這就使得,僅僅簡單的搬走熱門話題的初始內容,卻無法將對方已經建立的用戶黏合度和用戶交流認同感搬走。
這種局面的形成,也最終讓一直被人們所詬病的網絡原創信息擋不住對手機器抓取和抄襲的頑疾得以緩解,并有望徹底根治,這遠比不斷的譴責和期盼對方良心發現更有效。
推薦閱讀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網購開始在人群中流傳開來,商家競爭也是與日俱增。并且一眾商家都不約而同的走起了低價的策略,很多原來的垂直B2C電商都進行種類擴充,進入其它行業。如3C數碼起家的京東,圖書做的很好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浪輕博客盜搬,或為網絡搬運工敲響喪鐘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307/26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