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編輯的專業(yè)直覺加上讀者的買單投票,起點這套挖掘寫手的系統(tǒng)開始被同行復制。而憑借先發(fā)者優(yōu)勢,起點早一步挖掘出跳舞、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等超級作者,因其作品大熱,版權被影視、游戲制作商爭相購買,起點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了“果樹”林立的“蘋果園”。
版權作手的玩法
顯然,“蘋果園”的商業(yè)輪盤再也不局限于蘋果(作品)本身,更大的生意則是出于對它的深加工——版權的買賣。“也就是將優(yōu)秀的作品和作者推出去,把需要版權的制作方拉進來。”吳文輝如此解釋道。
2006年以后,最先向起點“蘋果園”拋出橄欖枝的是傳統(tǒng)圖書出版商,當時風靡的《鬼吹燈》被各大出版商瘋搶,實體圖書一出版,便大賣數十萬冊。然而,令人心痛的是,《鬼吹燈》各種盜版書橫行于世,版權價值因此大打折扣。
于是,吳文輝和手下的高管們開始尋覓更好的版權變現渠道。
是時,影視和游戲的腳本購買價格飛漲,單價從數十萬到數百萬不等,看上去是十分誘人的大生意。“畢竟影視、游戲,與網絡文學一樣,都是文化消費品,形式不同,卻可以有共通的文化承載。”吳文輝解釋道。因此,當消費者認可了文學作品,由其改編的影視劇、游戲同樣可以積聚人氣。
曾參加諸多影視劇制作的高巖對此十分認同。在她眼中,單純依靠編劇撰寫劇本,沒有經過市場檢驗,風險很大。而利用網絡文學名著改編影視劇,版權費用并不高出多少,并且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省下大量營銷費用。
例如之前大紅大紫的《步步驚心》,開播之前,未做營銷,網絡搜索量已超過150萬,電視劇開播后,迅速在青年人群中引發(fā)轟動,一個月內關注度暴漲15倍,創(chuàng)下各種收視紀錄。
“因此,我們與版權需求方有‘共振’的基礎,剩下的就是尋求‘共振’的頻率。”羅立告訴記者,必須與影視、游戲制作方保持信息對稱,才能“好貨賣要家”。于是,盛大文學設置了“版權策劃人”一職。他們的工作就是做好版權供求雙方的“媒婆”。
首先,這群版權策劃人會將排行榜的頂尖的作品納入候選名單,了解其人氣變化情況,解構小說的特征,比如小說是武俠類、都市類還是靈異類;主要受眾的年齡層次;情節(jié)設置如何,主要人物有哪些,個性是否豐滿……以此來判斷作品適合被何種版權方接受。
比如,《步步驚心》是一部典型宮斗類的作品,人物刻畫很豐滿,角色特征突出,節(jié)奏張弛有度,劇情跌宕,很有懸念感,它就很適合同時改編為電視劇和游戲——按照電視劇集發(fā)展情節(jié),按照游戲關卡變換場景進階。但某些玄幻、靈異類的小說場景太過天馬行空,只適合在游戲或動漫中實現,并不適宜于影視表現,過多的電腦特技會導致制作成本飆升。
其次,版權策劃人也對版權收購者的情況了如指掌,他們有各自經營的圈子,哪些公司愛做古裝劇,哪些公司愛做現代劇,誰有做靈異類游戲的項目,誰又有投資仙俠類網游的潛質……如此下來,知己知彼,才能保證自己推薦出去的網絡小說,獲得最好的出價。
現在,隨著盛大與版權需求方彼此了解越來越深入,更多的游戲、影視制作商甚至被“拉”入了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
“我們越來越了解網絡上的寫手,明晰他們的商業(yè)價值。”某游戲公司CEO肖琰告訴記者。像“血紅”那樣的大咖,先期多部作品的成功,已經證明他所擅長的領域,又有大量熱愛玄幻的年輕忠粉,與網游玩家具有天然的重合,因此當他還在策劃新作《光明之源》時,便有游戲公司預定了版權,雙方協(xié)商將小說代入游戲的構架,兩者相輔相依,互為宣傳,整體版權的聲勢自然水漲船高。
而隨著版權“推拉術”的日臻完善,網絡的超級寫手都因版稅而賺得大量真金白銀,如“唐家三少”,就以5年3300萬元的收入問鼎“網絡作家富豪榜”。同時,簽下他的盛大文學也因版權分成賺得盆滿缽滿。
毫無疑問,現在的網絡文學已經成為輻射影視、游戲等創(chuàng)意行業(yè)的大生意。不過,在吳文輝看來,要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還少不了網絡文學平臺與作者的和諧共生。某些只知道一味向作者索取作品,涸澤而漁的平臺,勢必被作者摒棄,最終成為無果可摘“蘋果園”。這恰是未來行業(yè)內優(yōu)勝劣汰的必然。
---------------------------------------------------------------------------
虎嗅注:從上面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在吳文輝團隊描述中,起點的主要競爭力在于編輯、版權策劃人的眼光與運作能力,以及他們長期與作者形成的、獨特的共生共榮關系。
恰巧的是,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在最新接受新浪科技的采訪中,在談到他對核心骨干流失后的起點的想法——如何重塑新起點的時候,首先卻希望淡化編輯、人治的因素,提升技術與數據的力量。其次,他跟吳文輝一樣,也提到“蘋果園”的概念,但是侯強調:蘋果生產出來不能只在(起點)自己的果園里賣,“起點不是封閉的堡壘”,“要開放”。
單從這兩點,就能看出起點中文的創(chuàng)始團隊與盛大文學(或侯小強)在對未來網絡文學怎么玩、起點怎么玩的想法上,有根本性沖突。分道揚鑣,在所難免。
2008年,時任盛大文學總裁吳文輝與盛大文學CEO侯小強。
攝影記者:肖南,圖片來源:東方IC,版權圖片,請勿轉載
下頁,是侯小強對新起點的六個想法:
侯小強對新起點的六個想法
采訪/新浪科技
第一,我希望未來的起點,人治的因素更少,技術的因素更多。以后編輯的作用依然重要,但是將進一步加強數據挖掘,以及智能推薦。過去我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做這樣的儲備。起點除了編輯這只手之外,技術這只手也要加強。
未來可能一個作家的收費時間點、定價水平、創(chuàng)作方向預測等,都能得到技術體系的幫助,編輯也能從中獲得有效的支持。這不是一個烏托邦式的想像,而是建立在大數據運行基礎上的探索,要發(fā)揮另外一支看不見的手。
第二,我們的平臺要更加開放。起點就像一個果園,但是蘋果生產出來不能只在自己的果園里賣。2009年,我就和陳天橋去浙江移動推移動項目合作,無線也是我們一直在主抓,去年已有兩三億規(guī)模的收入,盛大文學的無線團隊付出了很大努力。這不是簡單的把起點內容拿過來就能賺錢,需要專門團隊去做營銷推廣等工作。
版權銷售也與之類似。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做周邊拓展。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就在推動跟上海、深圳等地的圖書館系統(tǒng)合作,包括國外也要構建分發(fā)渠道。我們希望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盛大文學的專賣店原來越多。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消息,分眾傳媒最新提交的13-E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今年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就私有化進行表決投票。大會具體時間尚未披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這是吳文輝在起點中文的最后一次采訪?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309/26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