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華潤在2001年提出來再造華潤,2005年提出再造一個華潤,但是2008年我們不叫第三個再造華潤,為什么呢?再造華潤是自己跟自己比。我們經過兩個再造以后,已經有一個基礎了,2008年我們提出來向世界一流企業進軍,跟世界一流企業去比。我們把財務指標全部拆開,無論是絕對值和效率指標都跟世界最好企業去比;通過這個來找差距,所以我們在2008年定的戰略就是跟世界一流企業比,提出“11725戰略”,就是到2015年華潤資產規模要達到1萬億,經營利潤達到1000億,營業額達到7000億,我們在世界500強的排名要在250位以內。
為什么我們在意世界500強的排名,因為世界500強都是世界一流企業,或者影響力是世界一流的。2012年我們排位233位,今年還要往前走,估計在200左右。2013年我們資產規模達到1萬億。
《21世紀》:有對標對象嗎?
宋林:有,我們有兩個維度。第一個從多元化企業維度對標:一個是跟三星對標,第二是跟GE對標,這兩個對標是我們多元化對多元化。第二個維度是與行業企業對標,比如說零售跟沃爾瑪比,在中國跟大潤發比,因為大潤發在中國比家樂福、沃爾瑪做的好。
微電子、醫藥產業,現在我們跟國外差距太大,某種意義上講還不夠資格跟人家對標。但這兩個產業是華潤比較新興產業,經過一系列重組改革,按營業額算,我們成為中國第二大醫藥公司了,但是剛剛起步,時間很短。
《21世紀》:零售、啤酒這方面會不會有更大的一些并購,通過外延式的發展?
宋林:像這種完全市場競爭的領域,一定是內涵增長跟外延增長同時并舉。當然,內涵增長是基礎,你沒有能力,外延增長買一個虧一個就麻煩了。
《21世紀》:還會介入消費之外的一些領域嗎?
宋林:不會。我們一定著重P2C領域。比如啤酒剛剛收購金威。金威收購對我們在華南區發展打開了缺口。現在把金威吃掉以后,我們一路抓內涵增長,內部能力建設,另外一方面就是有機會就兼并收購。
過去五年華潤發展都是打組合拳,我們都是各業態充分協同,在某一個趨勢上去拓展空間。比如貴州,先進去的是能源、電力,隨之而來啤酒、零售、地產都進去了,一直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基本上是每個省我們簽戰略合作協議,我們都是在齊頭并進。
當地政府比較喜歡這個,因為不光產生盈利,產生稅收,產生就業。華潤40萬員工,對就業是很大一個幫助,有一些產業比如電力產業投資很大,但就業很少,一個廠200人夠了,但一個超市就800人,對就業還是大幅度提高。
推薦閱讀
如果說SMG上一個十年是通過黎瑞剛大手筆的多元產業布局來推動增量改革,那么“棋至中盤”之時,黎的繼任者又將怎樣影響SMG的下一個十年? 如果細數全國地方廣電機構制播分離與轉企改制的代表,上海文廣SMG絕對能算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潤再造起底:對標三星、GE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309/26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