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電子視像協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已經是第三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東生關注的重點除了鄉村教育、收入分配等民生領域外,更多依然聚焦在與其所在消費電子行業息息相關的海外投資、云計算等等。
3月4日,李東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面臨各種問題與困境,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和品牌國際化的建議。
呼吁簡化海外投資審批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海外,早在2004年便出海并購的李東生在今年的提案中對企業和品牌國際化關注頗多。
李東生在提案中提出,希望政策能夠適當傾斜,加強對國內企業國際化業務的支持力度,規范和鼓勵企業對外投資,制定境外投資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升中國企業和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李東生表示,根據他掌握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已經達到當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量的44%。然而由于審批制度過于嚴格,審批程序繁冗,往往導致企業錯失市場良機。
他建議,在制定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減少審批環節,加大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財政支持力度。設立境外并購基金,對境外并購的國內企業建立稅收補貼或減免制度。
李東生對目前國內監管機構一味“堵”的做法持批評態度。他對記者說:“如果能夠簡化這個程序,能夠在操作方法上給國內的企業更多的便利,實際上大家也不愿意去做那么多,也不需要做那么多,又要改身份,又要改公司結構。你就讓他便利一點,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堵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李東生還對記者表示,目前對境外資本市場的監管滯后,國內一直缺乏對境外上市企業相關監管法規體系的梳理和完善。
李東生還認為,國家對民營企業缺乏有力的金融、財稅支持,使得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中承擔較大風險。
為此,他在議案中提出建議,“特別是針對民營企業的發展特征和投資現狀,拓展它們走出去的融資來源和渠道,鼓勵政策性金融走出去,通過貨幣互換、人民幣優惠貸款等方式為民營企業服務。同時建立針對國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提供海外投資擔保和保險保障體系。”
學習三星
走出去后的中國品牌如何在海外立得住腳,也是中國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在2004年便通過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與阿爾卡特手機走上國際化道路的李東生,對中國企業提出了學習三星的建議。
當中國企業打天下的殺手锏——成本優勢不復存在時,中國企業的轉型已經勢在必行。李東生認為,中國產品要走高端化、創新型路線。他表示未來中國企業要想在國際經濟分工當中有更大價值的體現,最好是能夠有一些創新性的、革命性的產品。
在認識到國內企業難以達到類似蘋果的顛覆性創新后,李東生為國內企業找到了一個可模仿的老師——擅長局部創新的三星。
“像三星這幾年快速的發展,它推出的一些產品,我覺得是在一些局部上的創新,這些是我們中國企業有可能做得到的。”他對記者說,“我們通過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夠在一些局部領域里,在技術上取得突破,能夠取得更高的價值。”
李東生還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提出建議。首先戰略一定要清楚,不能為國際化而國際化,要從企業自身業務長遠發展來分析。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上述的建議無疑是在國際化道路上摸爬滾打十年的李東生的深刻教訓。2004年TCL在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阿爾卡特手機后,國際化道路并沒有一帆風順,反而經歷了巨額虧損。
李東生在反思2004年并購案時對記者表示,當時TCL遇到的困難、挑戰特別大,有段時間公司的財務也出現危機。他向記者坦承,導致當時并購虧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TCL資源與管理準備都不夠充分。
此外,李東生對意圖國際化的國內企業的一個重要告誡是,國際化進程是一個十年、二十年的持續的過程。他表示,國際化這條路,無論是并購還是自己打陣地戰,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想用兩三年的時間就讓這個事情成功,這不太現實。
全球化下的TCL
歷經十余年國際化的摸爬滾打,海外市場已經成長為支撐TCL業績的一大支柱。
TCL2012年報顯示,在2012年達到的695億的銷售收入中,38%來自海外,62%來自國內。李東生在對2012年業績解讀時,曾表示希望來自國外的增長能夠高于國內的增長,最終實現中國和海外銷售各占50%。
海外市場的增長顯然為TCL取得現在的產業地位立下功勞。李東生對記者表示,其實TCL和其他兩家中國領先的企業相比,市場份額差別并不大。TCL加上樂華品牌要比他們略多一點,但是我們超越他們的總量,能夠在全球拿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主要是我們有一塊海外業務。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TCL的通訊業務。盡管TCL通訊業務在國內發展平平,但其在2010年便處于全球產業第七的位置。李東生坦言,主要是靠海外業務成功而得到的這個地位。據記者了解,TCL通訊銷售的4400萬臺手機中,有4100萬臺是被海外市場消化的。
李東生對記者表示,目前TCL該業務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都在海外市場。他說:“當然了,我們可以自我批評,就是說我們的國內市場沒有做好,這是事實,我們正在努力地增加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但是確實國外這塊我們不但是站穩了腳跟,而且還取得了比較好的業績。”
與通訊業務相比,TCL的彩電并購路顯得有些漫長。但根據2012年財報顯示,TCL多媒體的海外業務已經首度實現盈利,而且去年彩電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品牌銷量份額則排名第四。
但顯然,TCL已經感受到了完全倚重海外市場的風險。海外市場的不景氣造成了TCL銷量下滑。TCL集團在2013年2月27日公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TCL通訊業務出現了1.69億元的凈虧損。
根據TCL通訊CEO郭愛平的規劃,TCL通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便在國內銷售渠道市場發力。計劃在智能手機領域通過零售與運營商渠道雙管齊下的渠道模式,在國內市場取得突破。
李東生為TCL的2013年定下了整體集團銷售收入突破850億元的目標。然而這只是他十年夢的第一步。李東生對記者說,我們想在2020年前后能夠做到一個最有競爭力的中國企業,那時候我就可以退休了,也該退休了。
推薦閱讀
本報記者北京報道 華潤集團是國資委直管的唯一一家總部在香港的央企,由于置身于香港濃厚的商業文化中,華潤集團與處于內地的央企風格涇渭分明。 華潤自2001年開始實施“再造華潤”發展戰略,2005年再次提出再造一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東生呼吁簡化審批加大財政支持度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310/26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