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2日上午消息,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波士頓警方上周表示,盡管政府官方數據庫中有一些馬拉松連環爆炸案嫌犯的照片,但面部識別技術在最終鎖定嫌犯的過程中未起到任何作用。
波士頓警察局長愛德華·戴維斯(Edward Davis)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稱,監控視頻在爆炸案現場拍到了嫌犯塔梅爾蘭·薩納耶夫(Tamerlan Tsarnaev)和弟弟焦哈爾·薩納耶夫(Dzhokhar Tsarnaev)的照片,同時政府官方數據庫中也有他們兩兄弟的存檔照片,不過在案件偵破過程中,面部識別軟件根本無法做到對號入座,通過面部鎖定爆炸案嫌犯。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焦哈爾持有馬薩諸塞州駕照,而塔梅爾蘭則有犯罪前科,曾是美國聯邦調查局(以下簡稱“FBI”)的調查對象。塔梅爾蘭已在上周五與警方的槍戰中身亡,而焦哈爾也在上周六的逃逸中被警方活捉,最終落入法網。
報道稱,警方組織了數十位法醫專家,耗時多日對數百小時的視頻和數千張照片進行了過濾,重構整個案件的“時間線”,而執法部門也試圖通過面部視頻軟件鎖定爆炸元兇,但結果卻“一無所獲”。
《華盛頓郵報》還披露,這項工作在波士頓希伯特(Seaport)區的一個倉庫展開,整個過程“耗時費力”,一名警員反復查看同一段視頻達400次。最終,還是傳統破案手法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市民提供了線索,讓警方鎖定了嫌犯的身份。
馬薩諸塞州州長德瓦爾·帕特里克(Deval L. Patrick)稱,調查人員根據“具有高度相關證據”的照片,認定焦哈爾為二號嫌犯。警方在上周四對外公布了這些照片,嫌犯的姑姑在看到后給警方打了電話,提供了他們的身份。
雖然面部識別軟件在打擊犯罪方面似乎頗具前景,但美國警察部門一直不愿完全依賴于這項技術破案。圣何塞警察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面部識別技術“絕對不在我們當前使用的刑偵手段之列”。
不過,一些專家仍然認為面部識別技術在案件偵破上,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學計算機與工程學教授艾尼爾·賈恩(Anil Jain)說:“我想會有越來越多的執法機關采用這種技術。我認為,在五年內我們應該會看到自動面部識別技術在視頻中的使用將會明顯增多。”
美國高科技企業Western Identification Network CEO肯·比紹夫(Ken Bischoff)也表示,FBI有望在明年專門給美國西部的警察部門,開發面部識別系統。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昨日上午9時31分,南方日報官方微博貼出了一位黑紅運動服小哥高舉“謝謝你們”的照片(如左圖,特派記者 趙楊攝)。網友和媒體官微隨后紛紛轉發,總轉發量超過2000次。在網絡上,各類“感謝”的圖片紛紛出現,成為了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警方:面部識別無法鎖定波士頓爆炸嫌犯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422/26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