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何璽)阿里投資新浪微博終于塵埃落定。
4月29日,新浪董事長曹國偉通過微博宣布:阿里巴巴戰略投資新浪微博,雙方會共同探索社會化電商和移動電商。
“新浪宣布,其子公司微博公司(以下簡稱“微博”)與阿里巴巴集團(簡稱“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領先的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優勢,打造更為活躍的微博平臺,探索和建立更具想象力的微博開放生態體系及商業模式。
雙方將在用戶賬戶互通、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數億的微博用戶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的數億消費者有效互動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這一戰略合作預計在未來三年內給新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的收入。
同時,新浪宣布阿里巴巴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后總股份的約18%。另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項期權,允許阿里巴巴在未來按事先約定的定價方式,將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釋攤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消息一出,新浪股票立即大漲。
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合作,很多人認為這是阿里巴巴的戰略性投資,是阿里巴巴謀求電商社會化,輿論出口、流量來源的戰略舉措。但在何璽看來,與阿里巴巴合作,是曹國偉在衡量利弊,斟酌篩選后的結果。
1、 新浪微博的商業化之困
2012年12月28日,新浪CEO曹國偉在年終致員工信中宣布了新浪2013年的戰略布局及組織架構的調整,將新浪的主要業務分為門戶和微博兩大板塊。
要知道,這是一封面向新浪全體員工的郵件在這封郵件中,曹將自己綁在了微博戰車上,而曹國偉自己,則是這輛戰車的司令官。
“據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已超5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620萬,但產出卻一直“微薄”。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新浪全年虧損3億美元,2012年新浪微博虧損額達到9300萬美元,營收只有6600萬美元,其中77%依賴廣告,23%來自微游戲以及會員等微博增值服務。
由此可見,新浪作為一家媒體基因的公司,坐擁5億用戶,在變現方面卻一直乏力。“
新浪微博是一座金礦,但曹國偉卻沒法把它變現,這就是新浪微博的商業化之困。
何璽曾在《新浪微博商業化:步子要再大一些》一文寫到“新浪微博目前的商業化動作,雖說不錯,但并沒有抓住重點,不管是學習Twitte的信息流廣告還是草根微博分成模式,又或是微博錢包和微電商嘗試,它們都沒有能夠很好的挖掘出微博的商業價值,談不上是好的商業模式。
信息流模式對企業來說有點雞肋,對用戶來說影響體驗,草根分成模式打擊了草根大號的積極性,也拉高了微博服務公司的營銷成本;微博錢包和微電商,前者需要更多的用戶才有價值,后者目前是純粹的廣告售賣,形式太突兀,形式太僵硬,并不值得繼續發揮。
微博的價值,在于它對用戶的粘性。看新聞,找微友,這些都在微博平臺,就好比買東西上淘寶一樣。
微博的廣告售賣方式,絕對不是新浪門戶以前的售賣方式,如果按以前的售賣方式來做,一定是做不成的。
新浪微博現在的商業化模式,還是太淺,新浪微博的商業模式必須再創新,更深入,步子再大一些。
比如,學習淘寶。”
2、 曹國偉的商業化策略
新浪微博對曹國偉的價值不言而喻,曹國偉將新浪微博視為自己再次走向輝煌的事業。所以無論如何,曹國偉都不會放棄對新浪微博的控制權。
但對曹國偉來說,自己卻無法很好的將新浪微博商業化,將金礦的價值最大化。既然這樣,那就只能引入能將新浪微博很好商業化的機構。
引入能將新浪微博很好商業的機構,獲取新浪微博后續發展資金,提升新浪微博競爭力,為新浪微博的未來鋪路,這就是曹國偉思考的融資策略。
3、 為什么是阿里巴巴
為什么是阿里巴巴?第一,阿里巴巴有錢,能夠幫助新浪微博后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第二,阿里巴巴具有很強的商業化能力,這點毋庸置疑,阿里巴巴的B2B業務,淘寶業務,支付寶業務等都是很好的商業化例子。這些,阿里巴巴也將很好的幫助新浪微博進行商業化;第三,阿里巴巴有社會化需求以及戰略投資需求。
綜上,在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的合作中,是曹國偉選擇了阿里巴巴。
當然,兩家的合作,想要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容易。
信任,將決定兩家合作的前景。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2013年4月2日,合肥咨詢業學會一屆四次理事會在安徽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航信)召開。合肥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合肥咨詢業學會理事長金維平,合肥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李雪及合肥咨詢業學會理事單位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是曹國偉選擇了阿里巴巴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502/26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