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羽境)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五一小長假的歡樂當中時,2013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記重磅合作已經完成。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總股份的18%。這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中值得銘記的時刻,社交網絡與電子商務這對“相戀”多年的朋友,終于因為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的“聯姻”走在了一起。那么,二者為什么會走到一起?對于日后雙方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當電商愛上社交,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
有人說阿里巴巴收購新浪微博,實在突然,甚至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人說這則收購早已準備妥當,只不過是在等待時機。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給人感覺更多的還是情理之中。
說在情理之中,是因為雙方早在此前已經分別有過多次嘗試。新浪微博作為目前中國最活躍的社交媒體,營銷層面的內容正在逐年遞增,但是據2012年的新浪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新浪微博全年總收入為6600萬美元,但投入卻超過了1.5億美元。由此不難看出,內容雖然豐富,但隨之而來的并非大把的鈔票,新浪微博的商業價值還遠未體現。
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網站,無論是B2B還是B2C,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不缺錢可以說是阿里巴巴豪氣沖天的理由之一。但是商務類公司一向以盈利為導向,沒有哪個商人不想賺錢。微博作為中國最流行的社交媒體平臺,其營銷價值自然毋庸置疑。據易觀網發布的報告顯示,有29.7%的用戶會到企業微博上面找尋優惠信息;27.6%的人會通過微博完成購買。顯然,微博作為重要的流量導入平臺,對于網絡購物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正因如此,利益交集的碰撞促成了一樁中國互聯網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合作。很明顯,新浪微博有了這筆注資,可以用來加大對服務器的投入,對產品的研發,對運營的推廣。至少宕機和“該頁面無法顯示”的字樣應該出現幾率更小,這對于從根本上完善用戶體驗,具有不小的幫助作用。而阿里巴巴則可通過賬戶互通,了解微博用戶真實的瀏覽習慣,通過數據交換研究微博用戶的實際需求,這些隱性價值,對于探索新型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對于阿里與新浪的聯姻,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閆小佳指出,阿里系在初步完成B2B、C2C、B2C、團購、支付、電商IM、搜索甚至物流等電商生態體系構建后,其基于PC的垂直領域的滲透率已經很高,而呼聲很高的社會化媒體電商平臺發展方向上,阿里則缺乏高價值的用戶平臺,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可以看做是強強互補的聚合,可為阿里后續的拓展提供廣闊的用戶資源平臺。而對于新浪來說,在傳統門戶廣告收入養微博的尷尬局面下,如何快速盤活微博商業模式,一直是新浪的重中之重,但在叫好叫座不叫賣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因和電商配套資源的匱乏,有用戶資源,而無能力驅動,社會化媒體電商落地。阿里的入局,恰恰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矛盾,為新浪微博快速實現商業化變現提供強大的引擎驅動。
此外,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從資本角度分析稱,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而新浪微博是中國最有價值的SNS企業,雙方的強強聯手必然被資本市場看好,股票上漲是大勢所趨。易觀網主編城宇則認為,圍繞社交可以做很多文章,比如視頻社交化,帶動了視頻與社交的融合,促進了互聯網媒體形式的豐富;電商社交化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電子商務模式,進而影響用戶的購物行為和方式。
事實上,除了阿里巴巴收購新浪微博這則交易令人關注之外。電商與社交的關系從來都是十分微妙而又令人期待。就在不久前,有消息稱當當網有收購豆瓣之意,但很快當當網就從正面回應了這則消息的不實。但當當網方面也承認,通過社交平臺這種營銷模式,對電商平臺本身的發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一旦電商愛上社交,未來將充滿無限可能。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2013年4月26日上午9點,韻達快遞第六批賑災物資從韻達快遞重慶分撥中心出發,運往雅安蘆山災區。 該批物資由韻達快遞重慶公司下屬網點和重慶市社會愛心人士共同捐贈共同組成,主要包括大米、面包、方便面、礦泉水、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阿里聯姻新浪 當電商愛上社交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503/26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