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阿里和新浪的聯姻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抱團戰略,那么蘇寧布局游戲則是電商轉型全領域的一劑強心針。時至今日,電商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踩著石頭過河,已經很難理出一個較為統一的發展模式,都是各有各的布局,各有各的野心,增持股份也好,參與運營也罷,這些舉動的背后,無論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無外乎都是奔著盈利去的。
后增長時代誰是上帝?
早前就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商競爭趨勢將從競爭趨向開放融合。而如今這個局面隨著阿里浪的牽手,也似乎成了一個事實。在相互融合,互補短板的同時,如何劍走偏鋒,趨向盈利?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多樣化的開發增值服務。這種增值服務通過平臺聯動,會嵌入用戶使用的各個重要節點,比起之前的純增值,這種換血融合模式下的增值服務更為隱蔽和更為精準,往往占據了平臺的咽喉地位。因此,推動了電商增值服務(http://www.gtobal.com/jtb/)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后增長時代。在平臺優勢互補的機制下,用戶就是上帝的階段或將徹底翻篇,平臺很可能會以長制長,自己坐上上帝的位置。誰是上帝?融合后多半要看主動權掌握在誰的手里?是平臺還是用戶!
經過平臺長期的培養,平臺自有用戶基本上都形成了忠誠度,也更依賴平臺。融合模式之下,B2B平臺的增值服務就顯得親民許多。際通寶就是完全開放的增值模式,選擇自主權完全在用戶手里,增值環節也不卡在用戶的使用節點上。增值服務對癥下藥,基礎服務也不失實用。
留住用戶,模式是關鍵,運營是手段
電商的世界很神秘,也很傳奇,單看如今靠電商活著的大小商家以及鏈條上的消費者,就是一個極為可觀的群體。所以阿里把目光定格在了社交平臺上,有用戶就一定是有資源。馬云在阿里與新浪聯姻的時候如是說:“微博將更微博。”不禁有網友調侃,以后“隨時隨地分享淘寶的新鮮事兒”。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也不難看出,作為平臺衣食父母的用戶,從頭到尾,都沒有被重視,但最后,為增值服務買單的,卻是廣大的用戶群!
如何能吸引用戶,模式必定是先行者,而模式最重要的是貼近用戶需求,當一個全新的平臺融合粗獷“增值”時,也就預示著這個模式的發展必將進入桎梏。與模式對等的,運營手段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一個能站在用戶角度運營的平臺才最終會擴大規模,多領域涉足。反之,不良運營中流失的將是大部分的用戶群體和平臺來之不易的口碑。
推薦閱讀
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尤其是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無疑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遇。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電子商務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三高、三新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際通寶:電商增值服務進入后增長時代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514/26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