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達到史上最高,同時就業率不足,形勢非常嚴峻,被稱為“最難就業季”。而從現實的狀況來看,一方面大學生缺少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許多瑞企又普遍面臨招工難的情況。
今年求職的畢業生比往年有所增加,但普遍面臨著專業不對口、求職者不愿從一線基層做起等問題。為此,企業在招聘人才上主動降低要求,只要對方肯學,就可以慢慢培養有潛力的人才。
面對今年嚴峻的招工難題,百應招聘網(www.yihubaiying.com)的小編帶大家看看這次的招聘會,本次交流會上不少企業打出“高薪誠聘”、“有很大的升職空間”等招牌來吸引人;有的老板甚至親自上陣,希望物色到有潛力的人才。
很多的企業希望能招到幾個能吃苦耐勞、愿意從一線做起的本地畢業生,將其作為重點培養的對象。相比外地員工的不固定性,他還是希望能培養出自己的本土“主力軍”。
面對“最難就業季”,剛踏出校門的90后們,對于如此激烈的競爭壓力也深感焦慮,在薪資、社保、福利等方面期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前幾年,應聘者一上來便問薪資待遇的情況,有些甚至高得離譜。而今年的求職者很少有人主動提出薪資方面的要求,對薪資的期望也有所降低。今年的應聘者對升職空間、工作環境和地點、周末休息的情況更為關心。
90后已漸成招聘市場的主力軍,由于他們從小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挫折,生活條件相對優越,有一定的生活習慣,因此進入社會后,往往期望能做到工作、生活兼得。
在招聘會現場,除了到處忙碌著的孩子們,還見到不少家長的身影。在本次的招聘會上,像鄭女士這樣陪孩子過來參加應聘的家長并不在少數,有的甚至父母一起出動,為孩子找工作出謀劃策。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最終定哪家公司都要和他們家長商量的,所以就一起行動了。
“陪聘團”陪同孩子面試的現象,在人才市場并不是個案,但往年并不多見的“陪聘”現象,在今年的招聘會上尤為明顯。“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要拼,即使喊上家中年邁的老父老母也要上。”這種陪聘心聲,也正道出了競爭的殘酷性和今年應屆生對于就業的焦慮。
但家長的過度“關心”,不僅不會為應聘者加分,反而會給企業留下其子女不獨立、乖僻、依賴性強的負面印象。
據業內人員分析,求職者拉“陪聘”大部分是因為自己沒有充分的自信心,也說明了他們對于自身能力的懷疑,這會讓招聘方覺得對方觀察力和判斷力不足。況且,是否能應聘到某個職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勝任這一角色,是別人做不了主的,必須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桿秤。
更多職場資訊請登錄百應招聘網:www.yihubaiying.com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應招聘網帶您看看今年的招聘會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722/28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