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十萬計的蘋果用戶因iTunes帳號被盜用下載游戲而憤怒不已時,參與刷榜的一家北京手游公司卻在朝陽門辦公室向意向投資方展示相關游戲的排名;就在諸多手游業內人士質疑易觀國際公布的手游市場榜單公正性時,榜單上某家移動游戲發行與運營商正以此榜與某互聯網公司探討并購事宜。
這只是A股手游概念熱潮催生出的亂象之一,盡管已經難以追溯出到底是哪家券商助推了手游概念在A股的熱潮。據悉,在今年創業板的355只個股中,絕對漲幅超過300%的只有兩家手游公司:中青寶和掌趣科技,前者以超350倍市盈率被譽為今年第一“妖股”,后者亦創造了200倍市盈率。同時,受并購手游業務傳聞影響,包括掌趣科技、博瑞傳播、大唐電信和華誼兄弟等公司的股價均出現大幅拉升。
業內人士透露,刷榜或者買榜只是手游公司獲取資本認可的手段之一,在手游公司玩貓膩的同時,亦有A股公司嘗試“定制”手游公司用于收購,如果說曾經的手游市場尚有所謂江湖規矩的話,那么當天量的熱錢因A股的手游概念爆發而砸向手機游戲市場后,原有的規矩已經徹底消失,江湖亂了。
據投資界人士預測,這波源自A股熱錢的投資風潮至少將會持續至2014年底,隨著大量中小型團隊甚至大中型手游開發及渠道的倒閉,市場才會進入到更為理性的階段。在此之前,手游行業還會繼續上演更多荒誕不經的故事。
手游市場狂躁:A股上市公司蜂擁而至
蓮花創投合伙人劉進透露,國內手游行業至今已經歷了兩輪投資熱潮:一是2011年嗅覺極其靈敏的外資風投,以小幾百萬元投資初創團隊為主;二是現在以內資風投和A股上市公司為主的小幾百萬投資和億元級收購。有圈內人士的說法是,第二輪投資熱潮中,A股投資是大戶出貨,投資圈的只是小跑跟風。
之所以眾多A股上市公司進軍投資手游市場,中青寶及掌趣科技功不可沒,在今年創業板的355只個股中,絕對漲幅超過300%的只有這兩家,前者因市盈率超350倍被譽為今年第一“妖股”,后者亦創造了200倍市盈率的神話。
劉進認為,A股上市公司投資手游熱潮除了影視內容管制層面放松的原因外,還與股市和熱錢的流動性大,對手機游戲的想象空間,放大的馬太效應和信息不對稱的羊群效應有關,這些放大效果使與手游相關的個股出現市盈率超200甚至300倍的奇跡表現。
但他同時認為,很多A股上市公司進軍手游行業時,并未認清巨大營收后的薪資廣告成本高啟和持續性問題。過去數個月,已有多家中小型手游創業團隊或公司陷入困境,薪資偏高和對公司發展方向缺乏規劃是最大的原因。
部分手游創業團隊負責人對劉進的說法非常認同:“目前手游市場上熱錢不斷的效果是只有少部分優質團隊受益,融到的錢可能是過去的數倍,但大多數公司仍是艱難度日。”
一家手游創業團隊負責人向騰訊科技表示,如果沒有上述A股上市公司對手游行業的投資熱潮,今天的手游市場可能會更加健康和理性。據他介紹,過去2年全國各地手游團隊泛濫,2012年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市場一度冷卻,隨著大批量的手游團隊及公司倒閉,整個手游行業都處于降溫狀態。
他認為,本來這一輪降溫將會促使國內手游行業的薪資和管理更加合理化,也會降低創業團隊中的浮躁氛圍,促使從業者加強“內功”。但隨著A股上市公司砸錢式的進軍手游市場,剛剛冷卻的行業再次被激活,本應沉淀和反思的創業公司及團隊再次進入了亢奮狀態。
長期來說,這對手游行業并非好事。
手游團隊的貓膩:刷榜買榜做假賬
如果說曾經的手游市場尚有所謂江湖規矩的話,那么當天量的熱錢因A股的手游概念爆發而砸向手機游戲市場后,原有的規矩已經徹底消失,多數艱難度日的公司和團隊為了能從這輪投資熱潮中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展開了一系列的小動作。
7月15日左右,數名蘋果用戶因iTunes帳號被盜用下載游戲而在多個論壇及微博上表達抗議。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次帳號被盜的規模以數十萬計,盡管用這種方式刷榜成本高,但數據問題不會被輕易發現,參與刷榜的一家北京手游公司日前正試圖以蘋果的下載排行榜來說服向意向投資方迅速投資。
比起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刷榜,有些公司更喜歡依靠輿論手段幫助自身尋求更大估值,近期某手游渠道商就非常意外地出現在某知名互聯網調研公司的手游運營榜單首位。據內部人士透露,該手游渠道商在國內數年來表現一般,欲通過這種買榜的方式將自身塑造為91一樣的渠道巨頭,以便在與某互聯網巨頭的并購談判中拉高自身估值。
據悉,除了刷榜和買榜外,多家與A股上市公司談及并購的手游公司及團隊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虛假賬目問題,此前曾高調宣布收購手游公司的某通信企業,在發現并購對象存在賬目問題后,仍然緊急叫停了這個已經公告的并購項目。
“熱錢”的反擊:定制手游公司概念
據劉進表示,手游產品生命周期短,手游團隊通常很不穩定,手游基本不具備較高的IP價值,這些營收雖可能隨著薪資支出降低而降低,但盈利可能被越來越高企的廣告支出而吞噬,他預估整個手游市場的流水收入將從2013年的80億左右發展到2015年的250億左右。盡管手游市場增長極快,但并非千億市場。
對于這種說法,一家已與數家手游公司及團隊溝通的光伏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A股公司進軍手游并非從長遠財務數據考慮,也不會真的將公司發展前景寄托于手游業務之上,只是短期內更需要“手游概念”而已。該公司稱,對于刷榜等問題確實不夠了解,但在賬目問題上,談過的幾家公司“確實有太多問題”。
對此,該公司的最新策略是“定制”一家手游公司來滿足“手游概念”的需求:通過獵頭高薪聘請幾位手游大廠的離職員工掛名,然后收購一家擁有手游半成品或無力推廣產品的小手游公司。“對我們而言,本就是只要一個手游概念即可,而手游概念真正也就能火個幾年時間,這段期間有無產品對我們相對來說并不重要。”
該內部人士稱,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打算才用這種方式進軍手游市場。
亂象背后:手游仍具投資價值
劉進預測,這場由A股上市公司投資熱潮所引起的手游亂象將會持續到2014年底,隨著大量中小型團隊甚至大中型手游及渠道商的倒閉,將會出現第三波是兼并收購和中小型創業團隊的浪潮。未來隨著手機鋪貨量的增加以及手游硬件化趨勢的強化,手游仍將成為極速增長的產業,雖然成功率低,但后市的手游投資依舊看好。
他認為,那時兼并收購手游公司的價格會開始回歸理性,手游行業薪資支出開始降低,廣告支出開始企高,投資額開始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同時手游行業開始形成初步的從開發多、發行少、渠道集中化、分發市場巨頭化、支付和運營專業化,以及海外產品全面進入中國的局面,這大約將會持續到2015年。
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待亂象過后,手游當然還是具備投資價值,不過更多的機會將在端游手中。
盡管端游公司不擅長手游公司的一些特色操作模式,但是當手游行業漸冷后,尋找大公司收留會是創業公司和團隊的主流共識。手游公司百花齊放的局面再也不會上演,創業環境已變,更大的可能是演變為游戲巨頭在移動端的一環。
推薦閱讀
云計算及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的興起產生了大量在線可利用的數據,它是用戶在線交互的副產品,包括我們瀏覽了哪些頁面、停留了多久、入口頁面是哪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723/28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