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29日報道,研究發現,太陽照射地球一分鐘的能源足夠讓全球人類使用一年。我們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人類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是讓地球溫暖化加劇,如果能夠將太陽能、水以及二氧化碳這三種無窮盡的資源加以有效利用,那么人類的所需的甲醇、乙烯等能源化學原材料也將變得取之不盡。
這一技術目前已經在日本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這就是人工光合成技術。據了解,日本松下公司已于去年12月首次利用室外太陽光成功完成了實驗,并產生了有機化合物甲酸;今年5月,豐田汽車集團旗下的中央研究所也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條件成功在室外完成了人工光合成實驗,同樣獲得了甲酸。
松下研發機構表示:“通過改善光合成觸媒,目前還成功生成了乙醇、甲醇、乙烯、甲烷等有機物,但目前實驗產生的有機物量比較少,太陽光能轉換效率僅為0.2%左右,與植物大體相同,因此太陽能光合成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力爭在2016年提升至1%。”
對于該技術,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根岸英一教授也表示非常的支持,他認為:“對于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應該大力扶持人工光合成技術的研發。”根岸英一教授目前已經說服了文部科學省的有關干部,已經將人工光合成技術設立為國家戰略項目。
據了解,去年11月,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日本文部科學省作出決定,計劃在今后10年內連續投入150億日元(約人民幣9億元)用于研發人工光合成技術,力爭在2021年將太陽光能轉換效率提升至10%。
而最早提出人工合成光技術這一概念的是大阪市立大學的神谷信夫教授,神谷教授表示:“根據目前的進展來看,人工合成光技術還面臨著低成本化、大型設備開發等諸多課題,今后將通過研發新觸媒,力爭在2030年實用化。”神谷教授還指出,不難想象,歐美、中國以及韓國等國家今后也會在人工光合成技術領域追趕日本,但是只要日本率先實現實用化,那么就確保了絕對的優越地位,這也將帶動日本能源革命以及經濟成長。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表報告稱,今年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730/28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