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消息,《彭博商業周刊》近日刊登了題為“瑪麗莎·梅耶爾能否拯救雅虎?”文章。文章講述了梅耶爾上任一年后公司的現狀和進展,期間她的各項有力舉措(如重建移動部門和研究院),以及移動產品變現挑戰。而她本人接受采訪時也自比當年不被看好但最終奪得金牌的花樣滑冰選手薩拉·休斯,稱目前公司所取得的進展也超出了她的預期。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坐在雅虎自助餐廳URL,跟我們暢談一家曾被硅谷所有人認為無力回天的公司的未來。員工們聚集在她身邊,準備下午每周一次的新活動——FYI會議。在該活動中,員工有機會向梅耶爾和其高管團隊提問題。
上任滿一年
7月相當漫長,梅耶爾迎來了上任一周年,公司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并沒鼓舞人心。她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公司網絡流量的增長上面。她沒有給出具體數據,只是說流量的增長足以填補之前一年的下滑量。“想想看還有哪家互聯網巨頭在流量連續下降三年后重新恢復增長的,”她說道,“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辭任谷歌的高管職位的時候,梅耶爾深知她將要承擔的可能是硅谷最艱難的一份工作。雅虎經歷了失落的十年,受一系列失敗的產品戰略和一連串的CEO更換影響,一直步履維艱。
如今,梅耶爾想要將雅虎轉變成一家適應移動時代的媒體公司。她正讓其有1.15萬名員工的公司將焦點放在人們在移動設備上瀏覽的那種個性化日常內容。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針對移動體驗的位置和隨時在線屬性量身打造郵箱、通訊和新聞方面的新型應用。“我希望,未來我們的大部分營收會來自移動。”她說。
自從梅耶爾執掌以來,雅虎股價飆漲了75%,盡管這一漲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該公司所持阿里巴巴集團股權價值的增長。她著手砍掉了那些繁文縟節,并成立了一個內部在線服務PB&J,供員工反映公司組織上的問題。在她的監督下,雅虎推出了數款獲得積極反響的新產品,如雅虎郵箱和雅虎天氣應用。該公司的人員流失率第二季度下降了59%。“梅耶爾在雅虎做了兩件事情,”風投公司Khosla Ventures合伙人Ben Ling表示,“她使得公司能夠吸引頂級人才加盟,她開始推出了一些會吸引消費者每天使用的產品。”
現年38歲的梅耶爾對于CEO來說還年輕,但十多年前她便已在硅谷聲名鵲起。她是谷歌的首位女工程師,以優秀的職業道德品質和谷歌“公共形象代言人”身份而著稱。
她的魅力和信譽正是雅虎提振研究員和工程師不斷流失的人才團隊的努力極其需要的。不過這一年來,她也遭遇了不少挫折。她要求雅虎所有在家上班的員工回到公司工作,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上個月,雅虎以高達11.6億美元的價格回購勒布和另外兩名董事的4000萬股股票。這致使梅耶爾遭到了外界的批評。雅虎發言人表示,公司早就有回購股票的計劃。“我們的價格基于收盤價,雅虎并未溢價支付。”
股東們仍在等待至關重要的變化:搜索廣告和展示廣告的營收增長。第二季度,雅虎營收同比下滑了7%。與此同時,Facebook和Twitter搶占了人們更多的時間,Netflix、Hulu和亞馬遜的Prime Instant Video視頻服務成為了在線電視網絡;Facebook和谷歌瓜分展示廣告市場。互聯網用戶已經不再拿出一大塊時間在單一的門戶網站上消費新聞和娛樂內容,而是轉而利用一段段的碎片時間吸收來自互聯網各個角落的“快餐”信息。
梅耶爾早就認定雅虎的命運會維系在設備身上。一上任她便列出了人們最普遍的手機活動清單:電話、短信、郵件、地圖、天氣、新聞、股票、體育、游戲、照片分享、群聊、名人八卦和財經消息。
雅虎并沒打算追逐語音識別、地圖等技術上的進展——她太清楚這類開發會帶來的巨大開支以及谷歌巨大的領先優勢——不過其它技術則都與雅虎最受歡迎的服務緊密關聯。然而,開始著手重定公司的方向時,梅耶爾發現從事應用開發的工程師只有幾十人。這并不是因為雅虎遲遲沒有準備應對移動革命,而是行動得太早了。10年前,雅虎成立了一支由前高管馬科·伯瑞斯(Marco Boerries)領導的移動團隊。該項努力后來遭遇了典型的“創新者困境”:雅虎的成功當時維系在傳統互聯網身上,它并不想做任何會損害利潤的事情。巴茨2009年出任雅虎CEO時,伯瑞斯離職回國創立一家移動公司,其在雅虎負責的移動部門隨之土崩瓦解。
重建移動部門
梅耶爾的頭號要務包括重新組建一個集中化的移動部門。她選擇了讓初創公司IntoNow(2011年被雅虎斥資2000萬美元收入囊中)的創始人亞當·卡漢(Adam Cahan)領導該部門。卡漢指出,他的任務就是創建世界上最大的只做軟件的移動開發團隊,以及基于雅虎最受歡迎的網絡服務打造應用,如《夢幻足球》、主頁的頭條和娛樂滾動新聞。
卡漢最大的挑戰在于,開發移動應用的工程師都比較年輕,且缺乏人手。為像雅虎這樣磕磕絆絆的巨頭供職,基本上都不在他們個人職業目標清單的前列位置。因此,梅耶爾和卡漢發動人才收購行動,除了斥資11億美元買下輕博客Tumblr之外,還花費了將近2億美元將至少18家初創公司招至門下。據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在每一筆收購中,雅虎都是通過提供2至4年的合同鎖定工程師人才,并放任他們開發應用,向更多的移動開發者拋出橄欖枝。
卡漢負責的“移動和新興產品”部門人員規模已經超過330人,其主要的辦事處分布在紐約、舊金山和桑尼維爾。梅耶爾要求對該團隊在桑尼維爾的辦公室進行改造,凸顯了移動業務的重要性。與公司總部傳統的小隔間辦公室不同,移動部門的工作空間相當靈活,員工既可以坐著辦公,也可以站立辦公。在里面,一半的墻壁都裝上了電子白板,顯示巨大iPhone屏幕的彩色大海報也隨處可見。
該部門的員工也獲得了梅耶爾的特別關注。據移動工程師們稱,她在進行定期的產品審查時,會督促他們加快行動,多往大方面思考。她通常專注于產品在屏幕上的顯示效果,更加信奉自己的直覺,而非經驗數據。“有了把尺子,也并不意味著我們非得對每一樣東西進行測量。”已在雅虎供職7年的移動部門高級總監李·帕里(Lee Parry)復述梅耶爾曾說過的一句話。
在過去幾個月里,卡漢、帕里和他們的同事先后為雅虎郵箱、雅虎天氣、夢幻足球、Flickr照片分享服務推出了應用產品。他們還推出了整合Summly新聞摘要技術的雅虎新聞應用。
雅虎稱,經過重新設計后,雅虎郵箱、雅虎天氣和新聞應用的流量分別飆漲了120%、150%和55%。他們未來還需要打造更多的應用:辦公室墻壁上的一張圖表有一充斥著產品推出計劃的時間表,顯示雅虎群組(Yahoo Groups)和通訊服務的應用正在開發當中。“我們知道難免會面臨外界的一些質疑,”帕里說道,“但我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這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正處于正確的軌道上。這也是梅耶爾非常擅長的地方。她照亮了前面的道路,仿佛跟我們說,‘這就是我們要前進的道路。’”
梅耶爾也在努力尋找其他的“信徒”。除了展開移動收購潮之外,她已開始將資金轉回雅虎的研究院。該研究部門在前CEO湯普森在任期間遭到了裁員。梅耶爾指出,研究院計劃今年招攬50位博士研究人員,目前已經招到了30位。
這些核心研究人員的一大焦點領域可能會是搜索。谷歌在該領域占據霸主地位,雅虎過去三年也有微軟必應的技術支持,但梅耶爾依然認為雅虎能夠找到新型呈現搜索結果的方法。“搜索技術還遠未停止進化,”她說道,“它就像是是1600年代的物理學或者1800年代的生物學,距離量子物理學或者顯微鏡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在移動領域,你能夠做很多的事情,我們會非常重視用戶體驗。”
重重挑戰
與蘋果、谷歌、Facebook、三星、亞馬遜等移動行業的巨頭不同,雅虎既沒有操作系統平臺,又沒有暢銷的硬件設備。與Netflix、HBO或者Showtime不同,它也沒有人們愿意付費購買的重磅視頻內容。雅虎的天氣應用也許能夠讓癡迷于精美設計的人著迷,但無法像HBO的《權利的游戲》那樣維持用戶的注意力。
梅耶爾至少還是鎖定了一些獨家內容。4月,雅虎收購了《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舊節目的在線版權,金額并未公布。她說,她的戰略就是與其它公司建立合作,將雅虎的授權內容、原創節目和各式應用推送到其它公司的硬件產品當中。例如,雅虎的股票應用成了每一步iPhone默認預裝的服務,梅耶爾也希望未來展開更多這樣的合作。
即使雅虎的免費移動應用真的變得非常火爆,雅虎也必須找到將它們變成真金實銀的方法。該公很可能在秘密展開一項在其移動服務內投放廣告的戰略,盡管梅耶爾只是說她正專注于開發用戶會喜歡的產品。然而,即便是那樣,它也已遠遠落在競爭對手身后。Facebook上一季度41%的廣告收入來自移動,其股價也應聲大漲,直逼38美元的發行價。雅虎并未披露移動營收,但據麥格理證券公司分析師本杰明·沙赫特(Benjamin Schachter)估計,其移動廣告營收占比不到10%。
梅耶爾在科技行業享譽盛名,但對于雅虎最大的那批廣告主來說,她還是個陌生人。“跟客戶和廣告主會面洽談還不是她擅長的事情,”媒體代理商MEC North America CEO馬拉·卡普羅維奇(Marla Kaplowitz)說道,“在產品開發方面,雅虎還需要變得更加敏捷。”他也指出,在雅虎的各款服務當中展開大型廣告活動會特別麻煩。
自比花滑奧運冠軍
雅虎2008年實現營收72億美元以上,此后下跌了將近一半。該公司過去12個月的營收為48億美元。“我并不困惑,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梅耶爾說道,“直至目前,事情還進展得很順利。如果你叫我回到去年7月重新再來,我不確定我能不能重做一遍。我之前就抱有樂觀心態,但我們所取得的很多進展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為了解釋清楚,她談到了美國花樣滑冰運動員薩拉·休斯(Sarah Hughes)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演的奇跡。“賽前沒有人會覺得薩拉·休斯有奪冠希望。”她說。而結果是,所有的大熱門都出現失誤,而休斯則完美無缺地完成了7個三周跳,驚艷全場,并最終奪得金牌。“賽后,休斯說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梅耶爾說道,“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做一遍。那是她每天練習的動作。”
這個勵志故事可以用兩種方式進行解讀:不被看好的一方能夠爆冷,要么是因為自己的才華,要么是因為強敵們都突然啞火。“我覺得自己就像是薩拉·休斯,”梅耶爾說,“實際上,她的那段表演我至今還存在我的TiVo上面。”(樂邦)
推薦閱讀
[圖]Quick Trainer:讓家長不再為孩子尿褲子發愁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日前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廁所訓練設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02/28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