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摩托羅拉移動的新一代旗艦級Android智能手機Moto X在紐約發布,這是摩托羅拉移動入贅谷歌之后的首款大作。這款手機的物理設計和幾乎所有技術細節都已經外泄,但在這些信息外泄的幾個月以前,摩托羅拉移動就一直都在宣傳一個方面的內容,那就是這款手機是在美國制造的。
雖然Moto X宣稱自己將成為在美國市場上組裝的第一款智能手機,但谷歌和摩托羅拉移動并非這些日子以來科技領域中唯一利用“美國制造”來宣傳產品的大型公司。在去年12月份,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曾宣布,蘋果今年將在美國市場上生產一種產品,這則消息讓他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蘋果最近發布的財報數據的奇怪現象,不由使我們又聯想起蘋果去年“美國制造”的表態。
美國市場創收能力不減
7月23日,蘋果公布第三財季(第二自然季)財報,雖然iPhone銷量好過預期,但是蘋果在大中華區(內地、香港、臺灣)的收入,和前一個季度相比暴跌了43%,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暴跌了14%。
大中華區是蘋果看重的市場,不僅增速最快,此外也是蘋果第二大盈利豐厚的市場,此次大中華區的收入暴跌,著實出乎意料。庫克強調,需要謹慎分析大中華區出現的變化,要知道,過去12個月該地區的收入高達270億美元,是蘋果巨大的市場機會。
在談到收入暴跌的原因時,庫克分析的原因包括: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速下滑,以及香港市場實際銷售額暴跌了20%,這拖累了大中華區的業績,庫克都不明白為什么香港市場會出現暴跌。但庫克仍然對大中華區表示了信心,“中國是蘋果巨大的機會,我不會為90天周期內的數據感到氣餒。”
而在美洲地區,蘋果這一財季的營收達到144億美元,上一財季為14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8億美元,環比增長3%,同比增長12%。這一財季大中華區營收為46億美元,上財季82億美元,去年同期54美元。
蘋果美洲市場的營收貢獻已由一年前的36.6%,提升到如今的40.8%。
另一個科技巨頭似乎也遭遇了類似問題。7月26日,亞馬遜發布的第二財季業績顯示,季度總營收為15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8億美元增長22%。這多受益于北美市場的推動,該地區營收同比激增了30%,但是其國際業務營收僅增長13%,且未實現盈利。
對于國際業務的困局,亞馬遜CFO的解釋是,在海外市場,亞馬遜正處于從實物媒體產品(如書籍和CD)零售商向數字媒體(如電子書和MP3)零售商轉型的初期。這種轉型需要大量的先前投資,向新市場開發和推廣類似Kindle Fire平板電腦這樣的消費電子產品,并通過這樣的設備銷售數字內容。此外,亞馬遜還在中國和西班牙等市場投入巨資建設配送中心。
新興市場環境正在改變
國際巨頭不斷向新興市場加碼,是因為看到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中國等市場的潛力是客觀存在的,但同時存在的還有當地產業的崛起,國際巨頭的擴張更像是催化劑,所帶來的技術、人才促使相關產業迅速成長。
以智能手機產業為例,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7月份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單季度,總額達到2.296億,同比增長47%。三星智能手機出貨量7600萬部,以市場份額33%位居第一,蘋果次之。三星智能手機的崛起,更多是受益于谷歌和蘋果所催生的產業鏈。
中國品牌中興、華為的表現甚是搶眼,分別位列第四、第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里面,中國廠商占據兩個,可想而知在中興、華為的大本營,蘋果與這些廠商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了。
另外一方面,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制造成本優勢正在減弱。迅速增長的工人工資、勞動力相對于整體人口規模的比率下降、以及人民幣緩慢但卻不可避免的升值走勢等,這些導致中國市場對消費電子產品組裝生產活動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與此同時,美國市場上的其他兩種發展趨勢也提高了這個市場作為電子生產中心的吸引力:蕭條的勞工市場和低迷的工人工資。“這讓你不得不覺得這些公司(蘋果和谷歌等)會這樣想:‘第一年做這件事情時,我們可能會虧錢’,但到五年以后,‘我們就能走上正軌’。”美國制造業聯盟總裁斯科特·保羅(Scott Paul)解釋道。
就目前而言,美國的制造成本確實要比其他國家高,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迅速的改變。根據全球商業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預測,如果當前趨勢繼續發展下去,那么到2015年時,中國的制造成本就將與美國持平。
美國制造的其它邏輯
保羅認為,除了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外,通過將部分生產活動轉回美國市場的作法,科技公司能從中獲得政治和公關利益。
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對保羅的看法形成了支持。調查結果表明,在接受調查的5000名消費者中,有80%都愿意為在美國制造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其中包括電子產品。同一份調查報告還顯示,中國消費者也更愿意為美國制造的產品支付較高的價格。
“利用這種廣告,你可以輕松賣出自己的產品。”保羅說道。“你還可以藉此獲得政治家的更多支持,因為如果你在美國的社區中制造產品和聘用員工,那么這些社區中的政府官員也就更愿意對你的成果投入資金。”
推薦閱讀
蘋果公司最早將于本周五得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技巨頭的新主張:回歸美國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03/28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