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一則HTC將要出售的微博引起了不小的震蕩。事后,雖然HTC進行了辟謠,可這卻實實在在地反應了HTC的目前尷尬境地。如果是在兩年之前,人們看到這類消息時肯定會嗤之以鼻。可到了今天,卻引發了擔憂與猜測,這些年,HTC怎么了?
安卓改變命運
作為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第四女,王雪紅或許并不會喜歡“富二代”這個詞,她“白手”創辦了兩家企業,其人生也隨著HTC的崛起而達到了一個巔峰。
1987年,王雪紅在臺灣與另一合伙人林子牧成立威盛,進入芯片產業。最多時,威盛占據了芯片組70%的市場份額。后來威盛進入CPU設計領域。在這期間,威盛與英特爾打了4年官司。最終,由于王雪紅的強硬,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
1997年,王雪紅與卓火土、周永明等人在臺灣桃園創辦宏達電(HTC),最初HTC生產掌上電腦與Windows Mobile智能手機,并做代工業務。雖說當時也小有名氣,其股價在06年已經超過了1000新臺幣,可是這家公司在08年迎來了轉折點。
2008年9月在紐約,HTC與谷歌、T-mobile發布了首款安卓手機,HTC Dream。或許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場發布會很普通。而這款手機在今天看來也比較奇怪,觸屏+滑蓋的設計,沒有放棄鍵盤。可是這款手機的后繼者們與iPhone卻在后來一起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
HTC正是由于首先“吃螃蟹”而成為了安卓陣營的先鋒,《紐約時報》當時還撰文稱,“谷歌手機最大功臣是HTC”,2009年,HTC在Android手機市場上占了67%的份額。不過此時仍是塞班與黑莓的天下,安卓手機在該年的份額僅為3.9%。
由于安卓手機的快速發展,HTC在2009年的出貨量達1171萬部,凈利潤為7.07億美元;而到了2010年,HTC出貨量達到2467萬部,僅第四季度就出貨910萬部,公司在2010的凈利潤已經達到了13.6億美元。2011年,HTC股價在09年拆股后重新站上1000新臺幣,而市值也超過了多年的老大諾基亞,位居行業第三。
王雪紅家族也因此超越了郭臺銘,成為新的臺灣首富。
一切顯得那樣美好。2011年HTC凈利潤達到了20億美元,可四季度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悲劇來得也突然。
機海戰術失意與產業鏈缺陷
當本文作者查看資料時,就感慨HTC這家公司有多么喜歡創造新的型號。生產安卓智能機僅5年,型號之眾多就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機海戰術在最初真的很是有效,讓HTC在市場中得以迅速擴張。可是當安卓與iOS市場壯大之后,問題就已開始出現。
在機海戰術中,三星是最為成功的:借助完整的產業鏈與品牌效應,三星構建了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完整手機產品線,可以從各個市場中獲取收益,搶占份額;但HTC的機海戰術卻過于集中在中高端,放棄了低端市場,從覆蓋面上較三星差了不少。
而在高端市場,HTC的型號眾多、名稱復雜、旗艦機更換頻繁,讓消費者感覺很混亂。而反觀對手,蘋果基本以一年一代的速度更新iPhone,并且專注高端市場;而三星也推出了高端的Galaxy S系列,節奏也維持在一年一代。由于產品較為穩定,在營銷等方面也更容易集中公司的力量,因此二者大獲成功。而HTC遭遇擠壓,在高端市場的競爭中逐步敗下陣來。
2012年,HTC的業績出現了大滑坡。HTC 2012年營收為98.5億美元,同比降低近40%;凈利潤為6.04億美元,同比降低約70%。而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繼續大幅下滑,甚至一季度的凈利潤創9年來最低。其股價目前僅為2011年峰值的1/8。
HTC決定改變,放棄機海戰術,集中力量做高端旗艦產品。HTC于今年2月發布了HTC ONE手機,不過在上市的過程中卻又出現了波折。
HTC ONE原定在3月份上市,可是卻遭遇了零件短缺的問題,最后不得不與三星的旗艦機Galaxy S4一同上市,或多或少影響了銷量。
事后,有HTC高管稱三星將零部件供應用作競爭武器,他也感慨,“三星善于垂直整合其供應鏈和營銷工作,臺灣品牌商們將需要與本地和全球的生產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才能打造出更多創新性產品。”
專利戰中的敗者
HTC這些年還遭遇了商場外的競爭。
2010年3月,蘋果向美國地方法院起訴HTC侵犯iPhone多達20項專利權,主要的侵權內容包括了硬件、架構以及操作界面。同時,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告狀,指控HTC侵犯10項專利。此時,喬布斯仍在在世,擔任蘋果公司CEO。《喬布斯傳》稱,他曾經放言,“如果有必要,我會用盡最后一口氣,花盡蘋果存在銀行的400億美金,我要毀掉Android,因為那是偷來的產品。”而安卓“急先鋒”HTC就成了蘋果首先要打擊的對象。
HTC并未坐以待斃。在這場官司中,HTC反訴蘋果侵犯5項專利,同時公司花了3億美元收購圖形芯片廠商S3 Graphics,買下235項專利以對抗蘋果。
2011年7月,ITC裁決,HTC侵犯了蘋果的兩項專利。同年11月,ITC裁定,蘋果未侵犯S3 Graphics專利。2012年2月,ITC裁定“HTC訴蘋果侵犯5項專利”不成立。
因為這兩項專利侵權,ITC發布禁令,禁止進口HTC部分產品。
此后,雙方之間又有小摩擦。最終在2012年11月,HTC與蘋果達成了全面和解,雙方均撤銷所有專利訴訟并簽訂期間為10年的專利授權契約。有分析師認為,HTC每部手機將向蘋果付8美元授權費。不過HTC CEO對此表示否認。
雖然與蘋果的戰事結束,可HTC在美國市場遭遇了沉重打擊,在訴訟前,HTC曾是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一度占據著23%的市場份額。但遭受專利訴訟后,HTC在美國的銷量一落千丈,三星成為了安卓陣營的老大。
不僅僅有蘋果,微軟也參與其中。與蘋果的“摧毀”戰略不同,微軟想從安卓那里獲取實實在在的收益,而HTC正是重要的收入來源。花旗銀行分析師稱,HTC每部Android手機需支付微軟5美元。而根據2011年的一份報告,微軟單季度向HTC收取專利費就可達6000萬美元。
中國市場之困
2010年7月,HTC品牌才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市場。或許部分中國用戶對HTC有種特殊的好感,畢竟這是一個華人的品牌,并且已經在國際市場獲得了些成績。不過HTC在內地市場的發展并不順利。
在最初,公司并不太重視內地市場,直到在歐美受到挫折,才開始轉向。
并且與其他地區相似,HTC在高端市場遭遇蘋果三星的打壓,而中國異常強大的低端智能手機也給了HTC巨大的壓力。讓HTC只能在中端市場中生存。
另外,HTC在渠道上也有不足。去年有媒體報道稱,運營商定制是HTC在大陸最主要的出貨渠道,占比超過40%,不過由于價格的劣勢,運營商更青睞國內品牌。另外HTC的直銷團隊仍在建設,人員也遠遜于三星。
不知道在這一年中,情形有沒有改變。
后記
近期,各手機大廠均發布了二季度財報。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或飽和,HTC的困境可能會更艱難。相比于蘋果,它沒有自己的系統;于三星,它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還要受制于人;而對于諾基亞黑莓等老牌廠商,專利技術又顯薄弱。這個冬天,HTC會好過么?(遲之)
推薦閱讀
感謝當樂網的投遞我們的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正是因為各種奇葩的存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HTC被傳收購的背后:安卓先鋒隕落記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06/28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