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電腦程序創造的,看起來很真實。她的比例是正確的,頭發看起來很有生命感。不知道什么原因,你總覺得她哪里不真實,但又說不出來。可能是眼睛,可能是她們移動的方式,歸根結底就是有一種恐怖感。在一些游戲開發者眼中,這種現象叫“恐怖谷”理論,它是幻想與真實的最后屏障。
1、恐怖谷理論
恐怖谷理論是一個關于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它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但“恐怖谷”一詞由Ernst Jentsch于1906年的論文《恐怖谷心理學》中提出,而他的觀點被佛洛伊德1919年的論文《恐怖谷》中闡述,因而成為著名理論。
森政弘的假設指出,由于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個特定程度,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度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讓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讓人有面對行尸走肉的感覺。可是,當機器人的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相當于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亦會變回正面,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恐怖谷”一詞用以形容人類對跟他們有某程度上相似的機器人的排斥反應。而“谷”就是指在研究里“好感度對相似度”的關系圖中,在相似度臨近100%前,好感度突然墜至反感水平,然后回升至好感的那段范圍。
恐怖谷主要是與人對虛擬形象的心理反應有關,例如,對游戲角色的反應。隨著虛擬形象越來越真實,越來越復雜。只有當角色完全沒有瑕疵時,才會避免出現“恐怖谷”現象。
人類的眼睛非常擅于偵測真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游戲開發者都要面對這種困境,他們可以創造栩栩如生的角色,但這些角色不完美。技術突飛猛進,很快開發者可能就會征服“恐怖谷”,打造真正有血有肉的虛擬形象。
2、如果游戲角色和真人一樣,會讓玩家暴力嗎?
那么,當技術高度發展,人無法分清人造形象與現實,會帶來怎樣的問題呢?
在游戲中,暴力一直存在。1987年時,任天堂游戲公司推出《Contra》游戲,一位玩家用各種槍枝殺害了幾百個虛擬人物。在早期的游戲中,不管暴力因素如何表現,都有些古怪。因為圖形很基本,不會影響人的內心,它只是一堆像素謀殺另一堆像素。
5年之后,《格斗之王(Mortal Kombat)》推出。游戲中滿是鮮血,真正將它與舊游戲區別開來的是真實的場景,游戲角色用的是真實演員的頭和身體。當角色受傷或者被殺時,會發出數字化的聲音。此時不再只是像素,鮮血像真血。
到了今天,暴力游戲已經到了心理無法忍受的地步。
從暴力游戲研究來看,還沒有證據顯示它會損害人的心理。人類的移動發展在生命初期就發展,甚至在人拿起游戲手柄之前。它可能會在孩童時代、青春期發展,影響發展的原因有許多,比如與父母的關系、環境的變化、生活的體驗。將暴力行為的誘引歸于游戲可能太簡單了。
芝加歌大學心理學教授瓊-戴西迪(Jean Decety)表示:“一方面,我們都認為面對暴力會讓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人類非常現實,可以很快區別社會情景。在伊拉克,許多士兵曾拷問被扣押者,但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時還是會關心他們。可能少數人會有心理變化,喜歡上拷問,但這些人只占少數。我想大多健康的人不會將游戲與現實混淆。”
正因如此,我們從不質問游戲的道德問題。但是,游戲開發者可以利用暴力來闡述倫理,而不只是限于暴力本身。
Quantic Dream創始人大衛-凱奇(David Cage)稱,敘事一直是優先之事。他說:“早期的電影充滿暴力畫面,因為技術沒法描繪細節。這和今天的視頻游戲相同。我們還沒有理解到,技術已經可以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了。”
凱奇稱:“在一些游戲中,設計者沒有半點責任感,我很驚訝。我夢想有一天視頻游戲再不需要暴力來創造有趣體驗。”
推薦閱讀
索尼公司今天宣布,新款PlayStation 4游戲機將于11月15日正式上市。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研究]暴力游戲太真實會不會損害玩家心理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21/28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