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等非金融機構今后不得與銀行直連,交易必須通過銀聯轉接?昨日坊間流傳的一則消息稱,中國銀聯正督促各成員銀行統一行動,逐步將非金融機構銀聯卡交易全面遷移至銀聯網絡,并首次明確了時間點。
傳銀聯要求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線上交易明年7月起必須全面接入銀聯 圖/東方IC
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薇報道:雖然截至羊城晚報記者發稿時,銀聯方面并未就此消息作出證實,但記者采訪的幾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稱此消息屬實,并對此感到十分焦慮。
消息人士透露,在上月召開的中國銀聯四屆六次董事會上,銀聯向董事會提交《關于進一步規范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明確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收編”路線和時間表,即:今年9月起,各成員銀行停止向非金融機構新增開通銀聯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無卡取現、轉賬、代授權等銀聯卡業務;年底前,非金融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以間聯或直聯模式一點接入銀聯網絡,商業銀行不再保留其與非金融機構銀聯卡線下交易通道;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融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
這也就意味著,今后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交易結算,必須走銀聯通道,而不能通過和銀行直連的方式。事實上,據悉目前絕大部分支付公司線上90%的業務已不走銀聯通道,線下收單也已具備自行與銀行清算的條件。“技術上來說,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第三方支付和銀行之間的清算已完全不需要通過銀聯了。”有支付公司人士如是說。
網購用戶平均每年負擔多了15元
影響
“如果這樣的議案成為現實,那剛剛成長起來的第三方支付行 業將遭到很大打擊,而銀聯會更加壟斷。”一家支付企業人士稱,銀聯這么做最終的目的還是因利益受損要挽回。因為目前銀聯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渠道費用,按央行 規定,每筆刷卡的手續費由發卡行、收單行、銀聯按“7:2:1”分成,但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崛起,銀聯的通道作用被架空,盈利模式遭受沖擊。此外,在線上交 易中,目前,支付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率平均僅為0.1%,大大低于銀聯網絡內0.3%-0.55%的價格水平,有數據表明,僅此一項,包 括銀聯、成員銀行在內的手續費收入就減少30億元。如果今后必須通過銀聯轉接,那么高達數十億的成本上升將是大概率事件。
“轉接費用上 升,支付企業承擔不起,勢必會轉嫁給商戶,商戶最終又會轉嫁給消費者,最終受損的還是老百姓。”一家支付機構人士不無擔憂地說,現在基本上沒有哪家第三方 支付企業是盈利的,銀聯還要來“搶肉吃”,如果銀聯的圖謀成真,那今后支付企業要么會被銀聯收編,要么就可能因無力承擔成本而被“清剿”了。
有分析人士據此粗略估算,若這筆費用重新收取,而費用又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的話,那么網購用戶平均至少要每年多花15元。
推薦閱讀
據俄羅斯《報紙報》8月23日消息,英國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十分之一的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第三方支付明年7月起必須全面接入銀聯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23/284643.html